"看来,德公跑到婆罗洲的坤甸种橡胶的情报是真的了。"
"白长官有没有说来南华和我们会面的具体内容。"
从白长官上次来到南华已经是三年前了,之前白长官已经将桂系子弟托付给了李崇文。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白长官和德公是不会过来南华的,他们还想保留这份香火情,而不是触怒李崇文。
毕竟,白长官和德公两个人在桂系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桂系老人心中的影响力不输于李崇文。
"有,白长官希望获得我们的援助。"
"现在,他们在婆罗洲的坤甸建立了新的桂系,希望用坤甸的资源获得我们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药品、军服、军鞋、粮食等等。"
"白长官说,只要在新桂系的控制区内拥有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和我们进行交换。"
"甚至是人!"
李文桂的心里也挺想帮助白长官他们,毕竟白长官他们已经把他们的底牌都告诉南华方面了。
"什么人?"
"不会是南洋的猪仔吧!"
李崇文有些惊讶的问道,难道德公和小诸葛他们已经堕落到要贩卖人口了。
"当然不是,不过也差不多。"
"李长官他们希望用婆罗洲的华人交换南华的占城人、高棉人、澜沧人和安南人。"
李文桂急忙解释道,新桂系还不至于堕落到这个地步。
”占城人和高棉人可以交换。"
"安南人和澜沧人不行!"
"他们与汉人是最相似,文化传统也是最接近的,而且他们在南下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好。"
李崇文说道,按照现在的汉化速度来说,安南人和澜沧人的下一代和汉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他不可能放弃他们的。
"我想白长官他们不会介意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在坤甸没有根基的人而已。"
李文桂听到秘书长的话后,就放心了,至于是什么民族,根本不重要。
"兰芳共和国真是一个久远的名字啊!"
"志文,婆罗洲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崇文来到挂着东南亚地图这边,看着婆罗洲的地图问道。
"秘书长,婆罗洲现在有些风雨欲来的情况。"
"自从荷澜人对婆罗洲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在婆罗洲的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
"爪哇国在最近提出提出“大印度尼西亚主义”,并宣称婆罗洲的南部地区都应该归属爪哇国。"
"爪哇国通过支持婆罗洲的地方反殖民武装,对荷澜人进行反击,试图一步步控制婆罗洲(除了北部的约翰牛殖民地)。"
"爪哇国甚至还在在沙捞越北部发动游击战,试图削弱约翰牛对沙捞越的控制。"
志文来到李崇文身边回答道,他在整理爪哇国的情报时,对爪哇国的自大感到十分震惊,和白象国的自大毫不逊色。
爪哇国居然敢在,自己还没有赶走婆罗洲的荷澜人时,还去招惹约翰牛的殖民地。
爪哇国可是群岛国家,首都是临海的。
"而在婆罗洲的兰芳旧地,德公他们成立了新的桂系。"
"在过去的两年里,德公他们率领桂系旧部,在坤甸大规模开垦种植园,种植橡胶和棕榈树。"
"他们一边招募当地的华人,一边驱逐当地的土著,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坤甸。"
"另外,前一段时间,大约有15万华人因经济压力从婆罗洲北部迁往加里曼丹西部,也就是兰芳旧地,这些华人都被德公他们接管了。"
"而在婆罗洲北部没有什么具体的动静,约翰牛在当地的威慑力还是很强大的,当地的土著不敢有任何异动。"
"秘书长,这就是婆罗洲的全部情报了。"
"我们要不要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
志文说完婆罗洲的情况后,向秘书长问道。
在白长官公开访问南华的消息传开后,有不少桂系老人来找他说情。
说都是桂系出身的能帮就帮,说南华本来就要帮助东南亚的华人建立武装力量,多一个新桂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南华现在不差钱。
当然,还有些牵扯到秘书长的,他不敢说也不敢听。
"可以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
"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不能让爪哇国占领婆罗洲。"
"除了北婆罗洲,婆罗洲的其他地方是应该多一些势力,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
李崇文看着婆罗洲的地图说道。
李崇文已经决定扶持德公他们的新桂系了。这不仅是看在德公是桂系出身的面子上,也有南华需要婆罗洲各种资源,以及华人移民。
最重要的是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婆罗洲的面积足足有74万平方公里,已经非常接近南华的的国土面积了。
扶持德公他们是为了,阻止爪哇国占领婆罗洲,李崇文不想东南亚出现一个可以挑战南华的国家。
必要的时候,李崇文还会在东婆罗洲和南婆罗洲再扶持一些势力,让婆罗洲达到平衡,谁也不能占领整个婆罗洲。
"最近军队的情况怎么样了,那些军官有安静下来吗?"
李崇文问起军队的情况,最近复兴军的情况很不稳定。
击败高卢鸡来自本土的十几万部队,占领占城和高棉,开疆拓土35万平方公里,在暹罗的首都曼谷进行阅兵,打的暹罗被迫割地。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复兴军的士气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境界,复兴军的官兵已经有些忘乎所以,甚至有些军官还提出北上计划。
李崇文现在面临中原历朝历代,在建国初期遇到的问题。在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一大批骄兵悍将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分享权力了!
但是,位置就这么多,李崇文不可能把所有位置都让给军队的,之前在占领安南的时候,把大量军官转为文官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位置不够了怎么办,特别是复兴军的军官和士兵在暹罗赚得盆满钵满的,他们的胃口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李崇文现在还可以通过复兴党压制住复兴军那些蠢蠢欲动的军官,毕竟他们的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但是普通士兵呢,在服役期结束后,他们还能够接受自己变成普通的老百姓吗?
习惯握着枪就可以拿到大量财富,还会习惯拿笔、拿锤子或者拿锄头吗?
李崇文非常了解复兴军的官兵是什么素质,虽然复兴军经过文化运动,但是这个时间太短了,而且很多人的三观已经定型了。
可以说复兴军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文盲,只会写一些字而已,李崇文很担心退役后的士兵把在暹罗的习惯带回南华。
现在白长官过来南华求援正好给了李崇文一个机会。
与其把这些太有想法的军官和士兵都留在国内,等他们搞出事情再去处理,还不如让他们到坤甸帮助德公他们开疆拓土。
而且婆罗洲富庶,不比南华差,同时荷澜殖民政府越来越衰弱,婆罗洲的土著没有任何战斗力,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人比复兴军的官兵更有深刻体会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军官和士兵就可以独霸一方,甚至可以建国,就算失败了,南华还是会欢迎他们回来的。
(pS:作者将调整重点,简单写完建国章节,专注写后面情节和南华的发展,不在建国这个情节花太多时间。)
(建国第一章已经简单改完了。)
(属于建国章节的还有一章,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各大城市的改名。)
(金边改成洛阳这个名字怎么样?和中原重复了会不会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