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至此,大蜜蜜情不自禁的夹了夹腿。
会来吧?
跑男剧组其他人又跟良哥没什么关係,那什么王芝,貌似跟良哥真没什么。
不过,也说不好。
万一良哥今晚没来,多半是去了王芝那里。
良哥今夜会不会来?
沈良当晚哪也没去,而是直奔欧洲,当晚录完节目,直接上了飞机。
大蜜蜜,独守空床。
王芝也是如此。
他这次飞去欧洲,目的地不是坎城,而是法国旁边的威尼斯。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向他发了一份邀约。
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邀约。
虽然沈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距离大满贯只差一座金狮奖,但担任评审团主席,还是头一回。
今年恰好又是他的而立之年。
所以。
这份邀约他很有兴趣。
他猜测,这份邀请也有补偿的意思。
老马不是不想扶他拿金狮奖,而是其中的阻力太大,太大。
三金大满贯,不是不行。
只是不能发给这么年轻的人。
是的。
三十岁在导演行业很年轻,很多青年导演在这个年纪才刚刚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
別说三十,四十岁在导演圈也不算年纪大,五十是正当年,六十是老当益壮。
七十?
尚能饭否?
当然能!
不仅能,还能猛猛开吃,全球范围內都不乏相关的案例。
因此。
三金大满贯的成就不可能轻易给。
华人不行。
欧洲本土的导演,同样不行。
这次的评委会主席也是一次『利益交换』。
用欧洲三大电影节最年轻的评审团主席作交换,他们希望沈良下部电影还报威尼斯。
即使不报,也要维持一下良好的关係。
当然。
现在距离威尼斯电影节开幕还有小半年,距离公布评审团成员名单也有三个多月。
沈良此次前往威尼斯,並没有大张旗鼓。
他甚至没有落地水城。
他和老马是在米兰见的面。
“沈良,欢迎来到米兰。”
在一家咖啡店见到老马后,这位华夏通主动致歉。
“抱歉,因为保密的关係,我没办法去接你。”
“马克,你太客气了。”
沈良笑著跟他拥抱了一下。
“其实酒店已经安排好了接机。”
“那怎么行。”
老马笑眯眯的把他引到里面的小包厢。
保密。
得保密啊。
没瞧见他都带著鸭舌帽吗?
该死的义大利狗仔,每到电影节前夕,一个个就像是开了扫描雷达一样,专门盯著他。
走进包厢,寒暄片刻,老马直言道。
“沈,关於今年的电影节,你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吗?”
沈良的想法其实有很多,不过,他懒得说,因为说了也没用。
威尼斯这几年抱好莱坞大腿的倾向太过明显,不仅抱好莱坞大腿,还会捧本土的片子。
奥斯卡捧美国电影,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性奖项,威尼斯这么干就有问题了。
它不是一个地区性电影节。
还有。
威尼斯又当又立。
溜了別人一圈,人家也不给他的面子,去年的威尼斯就很水,今年或许会更水。
或许,那是因为上辈子是这样。
另外一个平行时空,这一届的评审团主席也是一位华人,由李桉担任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李桉虽然在好莱坞混过,也拿过不少奖,但他本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却很有限。
谁让好莱坞是製片人中心制。
很多时候,导演只是工具人,除非导演特別特別强势,显然,李桉不在那个行列。
是以。
他的人脉比较有限。
那些大牌演员完全可以不鸟他,如果他执导,碰到一些大牌戏霸,剧本说改就得改。
换成沈良,那就不一样了。
资本主义世界最擅长看人下碟。
如果沈良只是一个单纯的导演,甭管拿了什么奖,到了好莱坞,都得按照那边的规矩办事。
但。
在导演之外,沈良还手握一家上市影视公司,內地市场又是近两年崛起速度最快的票仓。
好莱坞也懂人情世故。
那些好莱坞巨头们见到他都客客气气,那些演员还能不给面子?
“嗯,有什么想说的,你儘管说。”
老马点头道。
“这里也没有外人,可以隨便说。”
“那我说了?”
“说吧。”
老马咧嘴一笑,选沈良当主席是他的提议,这位年轻的导演,背后还有一家市值几十亿美金的公司。
仅凭这点,足够说服那些老古董做出改变。
“我想这一届威尼斯是不是能多一点华夏元素?”
“呃。”
听到如此『直白』的话,饶是老马是一个华夏通,也是当场愣住。
这是要內定一个名额?
內定,其实也不是不行。
只要品质说的过去,有点倾向,那不是很正常,全世界哪家电影节没点猫腻,没点黑歷史。
“马克,我的意思不是电影之內,而是电影之外。”
眼看老马大吃一惊的样子,沈良跟著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不止有电影可以承载华夏的文化,其他元素也可以。”
“你的意思是?”
老马追问道。
“获不获奖,那另说。”
沈良缓缓道。
“非竞赛单元的展映可以多了一点,现场的元素也可以多加一些华夏元素。”
“我懂。”
老马哈哈一笑。
“中国结、祥云、红色、京剧、毛笔字、太极、华夏功夫,对不对,是不是这些?”
“差不多吧。”
沈良没有否认,这些元素虽然有点刻板印象的味道,但在老外眼中,它们確实能代表华夏。
还有熊猫。
一看到熊猫,別人就会想起华夏,去年夏天上映的《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內都掀起一阵熊猫热。
沈良拍了那么多部电影,唯独没有尝试过动画电影,因为他真的不太懂。
动画电影虽然也是电影分类之一,但它和真人电影完全不是一回事。
製作周期动輒以年为单位。
紧接著,沈良將他的想法和盘托出。
多点华夏元素点缀,推广推广特色文化,也算是他尽的一份力。
除此之外,他会適当地增加华语电影的展映数量,再办一场华语电影推介会。
至於拿奖的事。
那指定不能明目张胆的说。
如果,他是说如果,如果最后有两部电影同时入围某个奖项,一个是华语电影,一个是外国电影,双方的评分差不多的情况下,他肯定会推荐华语电影。
什么避嫌?
举贤不避亲懂不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