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1)

('

但郑嘉佑不一样。

他更像是一只精力过分旺盛的大金毛,逮到机会就要绕着她,要她表现出足够的注意力。

甚至他送那个小盒子给她,完全没有给她拒绝的机会,直接就塞到了她手里。

里面还是一条,非常花孔雀审美风格的,珠光闪闪的珍珠项链。

宋明瑜对它的价值毫不怀疑,平心而论,这份礼物的确是浪漫的。

但也太浮夸了!

这种品相的珍珠项链本就价值很高,加上华丽夸张的吊坠——宋明瑜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场合可以用来佩戴。

就连放在家里她都怕人偷好吗?

可要说郑嘉佑这么做是出于不好的心思,那倒也不是。

就是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那,这个合作,明瑜你是怎么看的?”

“林姐呢?”宋明瑜反问道,“我也想听听林姐的意见。”

一直以来,都是她在引导林香,宋明瑜决定这次也和林香认真讨论一下。

“ven,还有明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业呀,不能总是我来做决定。”

“可是这个事情很关键……”

林香有些犹豫,ven重大的决策,她很少主动发表看法。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在针织总厂待了那么多年,都觉得那就是人生的全部,可出来了之后才发现,外面的天地远远比厂子里要宽。

而外面的世界,也远远比厂子里要复杂,她这个小小的车间小组长,经验很多并不能拿到外面来复用。

比如说,她在车间就只需要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哪些机器、哪些工人,只要她心里有数就行,好多设备可能用上十几年都不会变。

可是ven不同,这是完全从零开始的品牌,服装款式要设计吧,珞璜那边虽然包揽的服装生产,可是原材料也会遇到不足,需要额外采购的时候。

成品产出来,要面临物流运输,面临店里销售的问题,甚至还有员工的服务问题。

完全不一样!

“林姐,就是因为关键,所以我们才要一起商量。”

宋明瑜深知林香不是做不到,只是一直以来的惯性,让林香习惯性不去表达。

在车间没什么好表达的,大家都只是自己岗位上的螺丝钉。

在家里要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就更谈不上“思考”了。

可如今不同。

林香过去是个完全不爱看书的人,或者说,看书只是一种闲暇时候的消遣。

可如今,宋明瑜却知道,林香是家里最爱买书的那个。

从《服装美学》这种专业书,到《国内纺织》这种行业杂志,甚至连《经济日报》这种经济热点的报纸,林香都来者不拒。

就连陈继开都惊觉老婆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偷偷来问宋明瑜,“你林姐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陈家兄妹就更不用说了,有个身体力行的榜样放在那,兄妹俩的成绩最近又稳中有升。

可林香却觉得不够,她就像是一块完全不摄入知识,干燥太多年的海绵,在有了ven之后,一点点知识都让她渴望去学,怎么学都学不够。

现在的林香绝对是能说出自己看法的。

宋明瑜从来不是想大包大揽,让林香做自己的应声虫,她是希望林姐和自己一起努力,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林姐,反正就咱们俩,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那我就,说说看?”

“林姐说,我听着呢。”

“我是觉得,这个合作,对我们有好处。”

林香认真思考,梳理清楚思绪之后,慎重地说道:“——我觉得是可以做的。”

“现在和十年前不一样了,大家不仅仅是想穿得暖,还想是穿得好看,花样多一点,颜色也多一点。”

“有那么多人愿意买咱们ven的衣服,就很能看出来这一点。”

“ven的衣服定价是一点不比那些地摊上便宜的,可大家还是愿意攒钱买ven,因为ven更漂亮,但又不会贵得她们完全买不起。”

“所以,产品质量上,咱们肯定是没问题的,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南城还有ven这个牌子。”

ven当然可以主动往外推进,但为什么宋明瑜之前选择在九龙坡,在南城的第二大中心商区再开一家专卖店,而不是让它去锦城呢?

因为根基不够。

无论怎么说,它都是一个内地的本土牌子,一个毫无市场基础的新兴品牌。

但如果它和港城扯上关系,那就另当别论了,更不用说郑嘉和给出的条件堪称优越。

说实话在内地也不见得有人愿意这样看重ven,一方面是资金不见得有郑氏那么充足,人家试错成本低。

还有一方面,港城毕竟是站在国际前沿的,关于时尚、服装这些行业,港城的敏锐性天然就

', ' ')('

比内地要高。

不光是港城,它旁边的粤城也是如此,今天《大众电影》上火什么,最迟不超过这周,十三行就能出现同款。

这就是对时尚的嗅觉,这个底子就是南城现在比不了的,却又是ven发展非常需要的。

“……说句厚脸皮的话,我对ven有信心,哪怕在港城,它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要说时尚,林香如今也不是门外汉,宋明瑜平时只是给她提供一些灵感,但真正设计到服装生产落地,都是林香在一手包揽。

一开始爆款轰动的女士西装,到现在还是ven的绝对招牌,后来的开司米大衣,冬季的时候一套难求,林香还做了很多其他设计。

比如说,适合通勤的烟管裤、蕾丝系带衬衫和高腰铅笔裙,再比如说适合追逐时尚潮流的a字百褶裙,牛仔喇叭裤……

林香设计得越多,越是觉得时尚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高高在上。

“就像明瑜你说的,ven走的就是‘快时尚’的路子,和所有品牌都不一样——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再做一件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事情呢?”

“——比如说,和郑先生他们合作,落户港城?”

“从来都是港城的品牌进入内地受到追捧,ven完全可以做第一个从内地到港城,让港城人追捧喜爱的那个品牌。”

双更合一

要做第一个从内地到港城, 还席卷港城时尚的品牌!

如果是宋明瑜刚刚认识林香那会,林香是绝对不可能说出这么有野心的话。

两年过去,林香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性格,甚至看待很多事情的心态, 也同样发生了巨变。

比如说, 从前林香对穿着基本上是不怎么留意的, 尽管她自己就是纺织业的从业者,但别人穿什么, 林香其实不在意。

至于她自己, 只要凑合能穿,保暖,性价比高就好了。

但现在作为ven的老板, 林香从宋明瑜这里耳濡目染地学会了用自己当“看板”, 当“广告牌”,宣传服装的好习惯。

现在哪怕是休闲的时候, 她也习惯穿着ven的衣服——比如说今天,就是一身淡黄色的系带衬衫配上高腰牛仔裤。

看上去和之前车间里头那个“中年妇女”完全就不像是一个人,精气神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林香说着自己想法的时候, 虽然一开始有些迟疑, 但后来也是越说越顺畅, 甚至称得上是神采飞扬。

直到她说完,见宋明瑜撑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不说话, 这才后知后觉地有些羞赧, 轻轻推了宋明瑜一下。

“明瑜,你让我说,我也说了……你倒是说说看呀, 好还是不好?”

那推的一下一点力气都没用,完全就是两个人平时笑闹时候的动作。

宋明瑜却笑嘻嘻地,顺势就靠到了林香的肩头:“好,我当然觉得好。”

“这个合作方案很好,林姐,你愿意说出来这么多话,我知道,你肯定是认真思考过,我很高兴。”

甚至比这个方案本身还要让她高兴——这意味着林香是真的在努力思考ven的未来。

“那,咱们现在去找郑先生他们谈?”

宋明瑜摇摇头:“上赶着不是买卖,而且我们也要准备自己的东西。”

郑嘉和见面就拿出来的那份合作意向书,某种程度上也是表现他的手腕——

郑氏对市场的把握很精准,在港城也有足够的根基,你确定不合作?

正是因为一开始起调就很高,甚至有种压迫力在里面,所以当郑嘉和提出“不要决策权”的时候,就连宋明瑜也十分意外。

现在冷静一想,她的情绪恐怕也是被郑嘉和观察得很透彻。

作为同舟共济的伙伴,有个精明内敛,而且懂分寸的合作对象自然是好。

但宋明瑜却不愿意在气势上输一头——你有合作意向书,那我也有。

她的确没有郑氏那种能量,能调查那么多市场信息,她真正值钱的是她的想法。

', ' ')

最新小说: 星空彼岸 霍格沃兹:血脉传奇 人在柯南,但是逆转裁判 官仙 黄金瞳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出轨之后 穿书成了反派的炉鼎 无限怪物屋里的三花猫 身为牧师如何安抚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