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 滨江警事 > 滨江警事 第1023节

滨江警事 第1023节(2 / 2)

韩向柠目送走他们,突然想起件事,立马喊住正准备上车的鲍总。

“韩市长,还有事?”

“过几天,以我们南通命名的海军导弹护卫舰要回南通。这对我们南通而言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鲍总,如果你们感兴趣并且有时间,我想办法帮你们搞几张票,到时候去参观,甚至可以上舰。”

香港回归的时候,鲍总很高兴很激动,带着家人早早的赶到驻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的行军路线,亲眼目睹过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

后来驻港部队营区对外开放过几次,可想去参观的市民太多,他工作又很忙,一直没预约上。

没想到来内地工作,居然有上军舰参观的机会。

鲍总很感兴趣,忍不住问:“韩市长,我太太后天会飞过来,我可以带我太太一起去吗?”

“可以!”

“谢谢,太感谢了!”

“用不着谢,别说香港早回归了,就是香港没回归我们也是一家人。”

韩向柠微微一笑,随即话锋一转:“鲍总,刚才您都看到了,也都听到了。在内地开公司跟在香港开公司不一样,有各种行政审批,要办理各种手续,今后少不了要跟一些政府部门打交道。

你们是我请来的客商,我要对你们负责,要尽可能为你们着想,可我这个副市长是挂职的。即使不是挂职的,按照上级的相关规定,干一段时间分管的工作乃至职务也要调整。”

“韩市长,您可不能调职,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鲍总,在大方向上你们大可放心,改革开放是国策,跟‘一国两制’一样不会动摇。就算我调走,市委市政府依然会关心你们、支持你们。但考虑到一些具体的事,需要具体人去做,我建议你们聘请一位对内地,尤其对党政部门比较熟悉的人。”

“聘请一位公关经理,专门负责与政府部门相关的事务?”

“嗯,不过不能叫公关经理,毕竟我们这边跟广东不一样。公关本来是个中性词,可在南通却带着几分贬义。如果叫公关经理,人家听到之后很可能会误以为是不是专门行贿,专门搞歪门邪道的。”

“我懂,那就按内地的规矩叫顾问?”

“叫顾问也行。”

“韩市长,我们对南通不熟,您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个人?”

“我推荐不合适,你们可以通过报纸或去人才市场招聘,反正你们接下来要招聘很多人。”

刚才开会,有那么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参加。

鲍总虽然收了一叠名片,可直到这会儿都搞不清楚谁是谁。

光跟那么多部门的官员对接就是一件让人无比头疼的事,正如韩市长所说急需一位“顾问”。

可“顾问”不是普通雇员,在南通必须有人脉,确切地说必须有政府背景,不是登报或去人才市场所能招聘到的。而且这么重要的职位,不能交给一个不熟悉的人。

鲍总绞尽脑汁的想了想,问道:“韩市长,你认为葛先生愿不愿屈就?”

韩向柠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毕竟他们团队真需要一个人处理与政府部门相关的事务。不然他们总会来找自己,以后别的事不用干了,光给他们服务就忙不过来。

“鲍总,你跟葛先生很熟,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

“好,谢谢。”

第983章 有个照应!

傍晚时分,韩向柠开着小轻骑回到气象局家属院。

刚到楼下车棚,就闻一阵扑鼻的麻辣鲜香味,令人食欲大开。

更让她不敢相信的是,气象局的几位退休的老同志都聚在楼下,一边议论着一边时不时抬头往楼上看。

“柠柠回来了,柠柠,你家今天是不是有喜事?”

“没什么喜事。”

“那你家怎么请厨师回来做菜,那个厨师买了好多菜,忙活了一下午,手艺肯定不错,闻着就香。”

农村家里有喜事,一般会请厨师去家里帮着办酒席。

市区的情况跟农村不太一样,以前条件都不好,不太可能去大饭店,一般会借用单位食堂,请单位的厨师在食堂做菜。

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很快,城市规模不断变大,曾经的农民因为征地拆迁变成了市民,以前的很多习惯都保留了下来。

比如气象局隔壁的小区,住户大多是因为征地拆迁搬上楼的农民,他们家里遇上红白事都会在小区楼下搭棚子,请厨师来做菜。

气象局一些退休的老同志,闲着没事经常去看热闹,见人家那么操办,所做的饭菜比食堂做的味道好,也比在食堂操办便宜,也就跟着学,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

韩向柠愣了愣,猛然反应过来:“买菜做饭的是我表弟,我表弟和他女朋友从四川来了,早上到的。”

“你表弟会做饭?”

“我妈也会做饭,四川人都会做饭。不过我表弟做的比我妈好,他真是厨师,在大饭店干过!”

“我说怎么这么香呢,闻着就好吃,馋得我都要流口水。”

“王叔,吴阿姨,一起上去,尝尝我表弟的手艺。”

“不了不了,你家来亲戚,我们去算什么。”

跟气象局的长辈们开了会儿玩笑,韩向柠挎上包跑上楼。

打开门走进客厅一看,赫然发现小表弟和小表弟的小女友真在办酒席!

最新小说: 都说我心理失常[无限流] 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官场美人图 超级神医系统秒速升级 灵脉傲神州 我在亮剑当战狼 两个喷子的春天 东沟巷 被抛弃的女主角 超级搜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