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 第131章 学阀注经、二陈入宫【6k完】

第131章 学阀注经、二陈入宫【6k完】(2 / 2)

“我想要的,只不过是三经之一的注经权而已,将这个权力给我,陈氏就可以放弃手中一部分权力,而后蛰伏起来,之后既可以保护刘氏,也可以保护自己。”

这样子的态度,只能够用两个字来形容。

敞亮。

皇帝心动了吗?

皇帝心动了。

他不仅心动了,甚至还十分可耻的松了口气——毕竟要对付陈氏这样子一个庞然大物,对于皇帝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啊。

再者说了,这也不仅仅是困难的事....

这是能不能的事情啊!

陈氏这样子一个忠君爱国,几代人都在为你刘氏奋斗、甚至不求名不求利、不干涉朝政,一心为国、一心为刘、一心为民的标杆性人物,你把他给干掉了?

那你还能信任谁?

这就好像是一场三国杀,你把一个已经亮明了身份,明牌的忠臣、誓死捍卫你的忠臣给首先杀了——你让内奸怎么想?

你让其他反贼怎么想?

你让另外一个忠臣怎么想?

动陈氏,刘氏的政治信誉度彻底完蛋——甚至有可能引发民众的舆情反弹,失去刘氏赖以生存的民心统治基础。

而不动陈氏.....刘据又是心里真的害怕!

左右好像都是死。

没有什么路是可以生存的。

如今,陈氏给了另外一种选择。

即:我放弃一部分的权力,让渡给你,换取另外一部分的权力。

如何?

.........

武德六年,夏,七月。

一场大雨落在地上,将树叶都是打的零零碎碎的落在地上,目之一切能够看到的东西全都成为了尘埃,到处都充斥着大雨方才过去的潮湿味道。

而大汉也迎来了一场大地震。

天子诏令,设立“经学九科”,以此作为长安学宫中的考核重点,唯有能够通过这一点的人,并且得到了举孝廉的人,才能够成为官吏。

经过了数轮激烈的角逐。

“经学九科”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

其中,所有学子必须修习的三门经学为“实用学”、“春秋”、“政治学”;而六门可以选择修习的经学则是“尚书”、“论语”、“墨子”、“庄子”、“老子”、“韩非子”。

当这个消息被下发了之后,所有人都在惊叹中又觉着十分正常。

在三门必修的经学中,陈氏的学说占据了两个,而儒家在经过无数的思索与抉择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将“春秋”放入必修之中,将尚书放在了选修中。

因为在儒家的诸多大儒看来,春秋更多的是传递了孔子的为人处事以及思想观念的诸多“微言大义”,而尚书更像是一本“政治参考书”。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论语?

也很简单,第一是因为论语的题材,第二则是因为对于论语的解读在这个时候还有些少,大多数都是春秋的各种版本,更好注经。

于是,天下定。

.........

甘泉宫中。

更深露重,但此时甘泉宫中的几个人都没有睡觉的意思,反而全都十分的活跃,并且在下一场无声的博弈棋局。

其中人物,很显然。

刘据!

陈璟!

陈恒、陈远!

刘据缓缓的吐了口气,他看着陈璟,心中也明白,今日晚上恐怕才是能够决定陈璟什么时候回到官渡的核心。

“这么晚了,陈公来此有何重要的事情吗?”

陈璟淡淡一笑,他看向刘据,轻声感慨,先是卖惨,后是说自己的身体不好,暗中催促皇帝赶紧将他的告老书同意。

之后话题一转,转到了面前这两个人的身上。

“此二子乃陈氏中尚且有智慧的人,说自己心中有所愿景,请求我献于陛下,然则老臣老矣,只能让他们亲自来了。”

刘据眼睛一亮。

戏肉来了。

看来,陈璟是想要用这两个人的两个不重要,但掌握了一部分权力的位置,加上“经学注经权”来换取陈氏如今明面上的一部分势力?

这个交易值得吗?

刘据没有过多思索。

因为。

值得!

“哦?”

他莞尔一笑,面加上带着和蔼慈善,一如当年文帝对陈熙、武帝对陈璟所说的话一样:“尔有何策献于朕?”

最新小说: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徐吉标传 太子凶狠 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相错亦是缘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公子千秋 分身的次元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