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宿命的对决(2 / 2)

见夜黑风高火大,关羽又来势凶猛,张郃根本提不起硬拼的心思,当即率亲随往后营退去。

另一边,

高翔早早引三千人马翻山越岭绕至魏军后方五十里外的陇县处的陇道出口,命人沿着陇道往西,一路伐木塞道,一直布置了十余里,这才分兵两路埋伏于两侧山梁之上,多备滚石,圆木。

三更时分,只见西面街亭方向火起,喊杀声响彻夜空,同时伴有密骤的马蹄声,呼喝声,脚步声,自西向东而来。

高翔料想应是关羽率军夜袭魏营成功,魏军正在败退。

遂大手一挥,命人于当道点起大火。

不多时,率先退到此处的一部魏军眼见道路被大火所阻,便分为两队,试图爬上两侧山梁,绕过火龙退回陇县。

却被早就埋伏于两侧的汉军举起弓箭,迎面射了个正着。

紧接着无数山石圆木,从两侧山上滚落。

魏军顿时死伤惨重。

前有大火封路,两侧有伏兵把守,后有关羽追兵端着连弩,长枪,气势汹汹杀来。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张郃率军逃到此处,下马跪于当道,满心绝望。

就在他拔出佩剑,想要自刎殉国时,天空忽降水点,顷刻间便是大雨倾盆,很快浇灭了阻道之火。

张郃大喜,当即上马率残部逃出陇道。

当关羽率大军追到此处时,天色已经大亮。

即令人鸣金收兵,盘点战果。

这一战,魏军折损七千余人,投降一万三千余人,张郃也差点被生擒,仅率八九千败兵退入陇县据守。

………

陈仓道,中段,三岔路口处。

司马懿十万大军正在快速奔往西县。

现年十六岁的司马师随军出征,一路上像个问题宝宝,问东问西。

司马懿一边观察途中地势,一边耐心讲解。

“父亲,那关羽仅有三四万兵马,我军足有十五万,为何不强攻街亭,打开陇右通道?”

“街亭虽小,却极难攻下,关羽非等闲之辈,我若强攻街亭,正中其下怀,迁延时日,我军势疲,则必败矣。”

“那现在父亲又为何亲率十万大军去取山僻小城西县呢?”

“西县虽小,却是陇右通往汉中的咽喉要地。我军拿下此城,便可打开进入陇右的通道。进可直取陇右三郡,夹击街亭关羽;退可阻断汉中与陇右之关联,使其两难相顾。”

“哦,”司马师似懂非懂。

司马懿微微抬手,令大军缓缓减速,对左右吩咐道:

“王双,你带前队往西县哨探;切记小心,谨防伏兵。”

“是!”王双领命而去。

“牛金,你多带精骑,监护我军两侧,看是否有蜀军出没。”

“是!”牛金领命而去。

安排完毕,司马懿目视前方,沉声道:“大军徐徐前进,直奔西县。”

见父亲如此小心,司马师疑惑道:“父亲,那关羽真能料到我军来取西县?”

“大抵不能。”

司马懿摇头:“此乃为父首次统兵,此前从未与关羽交过手,他不知我用兵风格,必难料定。”

“虽然关羽难料定我之行动,但用兵之道,亦需谨慎小心。”

“明白了,父亲。”

西县。

诸葛亮带着两千兵马,一路风尘仆仆,前脚刚进了城。

就见斥候飞奔而来:

“报丞相,司马懿亲率大军十万,杀奔西县而来!”

最新小说: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朕,都是为了大汉!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女帝卸磨杀驴,我转头娶敌国公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掌命织天:山河鼎教我当女 长公子今天火葬场了吗 玛利亚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