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98章 京城十七小学

第398章 京城十七小学(2 / 2)

赵清虎想着是不是先把铁锅炖大鹅的发明权留在京城!

这东北铁锅炖,变成北京铁锅炖,也让大哥们少遭罪几百年不是?开发辽东的时候,就把这名菜带过去。

“大郎,庄上人保存土豆、红薯,都有什么好办法吗?”

红薯土豆、其他的都好,就是保存起来有些困难。

不像稻谷,一年吃不完,多拿出来晒一晒,明年继续吃,哪怕是陈谷,也就是口味有点差而已,不会直接腐烂。

红薯、土豆可不一样,这东西,保存半年都要仔细伺候,搞不好就烂了臭了。

“没啥特殊办法啊,都是爹你在报纸上说的,对了,还有晒成红薯干、土豆干的。”

晒干?

好原始的保存办法!这方法,绝对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新鲜的红薯、土豆切成片,或者切成条,晒干大量脱水后保存。

这是拿主粮当干菜处理啊。

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赵清虎出门的次数不足一手之数。

年纪大也是有好处的,他也是赵府老太爷,可以当一个家里蹲,不用天天忙着拜年访友。

热热闹闹过了元宵,站在家里,都能看到外面灯火通明,整个夜空被无数灯光照耀如白昼。

第二日,赵清虎就不清闲了。

六郎、四丫、大孙子、二孙子,四个小孩,背着小挎包,穿上了新衣服,收拾的整整齐齐,跟在赵清虎背后,直奔他家所在街道的巷子口。

这里,一座新学校拔地而起。

“京城第十七小学!”

很质朴的名字,花了不少钱财打造而成的,能容纳六百多名学子同时蒙学。

赵清虎家的四个孩子,今日就是入学报名的日子。

不仅仅是赵清虎,大郎夫妇两个也来了。

甚至,二郎夫妻两个也来了。赵清虎动了小心思,目前义务教育,只在京城内普及。

今年上半年,有往外扩散的计划,可最多普及直隶地区而已。

想要遍布全国,怕是需要数年时间。

他想让二郎看看京城的教育,若是能让这榆木疙瘩改变主意,搬来京城,他乐见其成。

赵清虎有钱,为了教育,他也乐意砸钱,反正都是他从赚钱大户口袋里面截留的钱财。

但是想要兴办教育,难啊!

第一难就是人才,建学校、印刷课本,这都不是问题,有钱就行。

可教书育人的先生,平白可变不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为了培训合格的先生,赵清虎花了不少力气,甚至,把一些文盲也招收了进来,紧急培训,先给他们扫盲,开展教育。

兴办全民义务教育,目前只有这个条件,没办法的事情。

等读书人多了,后续人才跟上,才算是功德圆满。

十七小学对面,就是十七中学,这里算是京城内,贵族学校吧,毕竟来上学的非富即贵。

整个小学覆盖范围,就是周围几条街,住的都是有权有势的家族。

“对了,牛子、香儿他们如何了?”

“爹你放心,他们去了十八小学,就在隔壁街道。”

“好吧!”

教育资源,虽然都是义务教育,但是想要做到彻底公平,根本不可能。

让牛子跟六郎一起来十七小学,自家这兔崽子,怕是在学校也要当小少爷。

所以在设置的时候,赵清虎就给他们分开了。

干脆,让贵族来十七小学,其余孩子去十八小学。

十八小学可比这里大多了,能容纳数千学生。如此,也方便学校管理。

最新小说: 青剑宗修行纪事 反派之女 我有特殊的升官技巧 三国第一猛卒 被贬北凉,我打造了无敌大雪龙骑! 高冷夫君竟是偏执恋爱脑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