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桂树上折射出彩虹。王诗嫣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有举着“感谢初心”牌子的农户,有带着“泥土滤镜”参赛的大学生,还有捧着《初心如嫣》书的读者。林宇和陈曦也在其中,陈曦的粉裙子上别着板栗壳胸针,林宇的白T恤口袋里露出半本翻旧的书。
“妈妈,”念安突然指着桂树的疤痕,“刘阿姨说这里曾被除草剂伤过。”王诗嫣蹲下身,指尖触到树皮上的树脂结晶:“是啊,但你看,新枝从这里长出来了。”阳光穿过结晶,在地上投下琥珀色的光斑,像极了七年前周大地泼除草剂时,她悄悄流下的眼泪。
张子豪的手机收到周大地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他和刘艺甜在老面馆门口种了棵小桂树,树下埋着当年的芯片胸针。“张总,”消息写道,“帮我告诉诗嫣,真诚的芯片比服务器更耐用。”
黄昏时分,“全球真诚助农展”开幕式上,王诗嫣牵着念安走上台,身后的大屏播放着各国农户的笑脸。当念安用稚嫩的声音说出“真诚如桂,落地生根”时,台下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方言回应——那是云南菌农的傈僳语、陕北枣农的信天游、肯尼亚咖啡农的斯瓦希里语,混着评弹《桂花落》的调子,在钱塘江的晚风中久久回荡。
王诗嫣看着身边的张子豪,又望向台下的刘诗诗、刘菲菲、周大地……他们的脸上都沾着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的湿润。桂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与屏幕上各国农户的身影重叠,形成一幅没有边界的画。
夜风渐起,第一茬秋桂悄然落下,掉进念安的发间,落在王诗嫣的茶盏,滑进周大地的芯片,最终融入钱塘江的潮声里。远处的货船拉响汽笛,惊起一群白鹭,翅膀划过的弧线,如同“初心”二字的笔画,在暮色中缓缓展开,向更辽阔的远方延伸——那里没有虚拟的嘉年华,只有泥土的芬芳、桂树的年轮,和无数颗因真诚而紧紧相连的心。
在这场永不落幕的桂花香里,王诗嫣终于明白:所谓“永续”,不是永不凋零的完美,而是像桂树一样,在每一次风雨后,都能从疤痕里抽出新枝,让真诚的香气,随着潮声,一代又一代,飘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