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黄雀
清晨六点十二分,塞瓦斯托波尔北郊。
米哈伊尔站在石台阶下,一只手插在兜里,另一只手却握着烟盒,始终没有点燃。
后座车窗摇下,妻子探出头来,脸色有些苍白:“别忘了你答应我们的事。”
“我不会。”
“你说过,事情一结束,就来维也纳。”
“是的。”米哈伊尔点点头,努力让语气听起来像承诺,而不是交代。
“孩子们会很挂念你。”
“我也一样。”
车辆驶出铁门,转向林荫道,最终消失在冬日低垂的晨雾中。
这栋宅子位于老城区边缘,不显眼,却安静、私密。
建筑本身并不奢华,砖石结构。
屋内陈设极简,客厅里摆着一张维也纳产的老式钢琴和三组酒柜。
米哈伊尔走进书房,坐回椅子上,深吸一口气,展开了面前的文件袋。
那张铁路图重新摊在桌上,熟悉的笔迹、划线和编号,像是几十年来所有夜晚留下的回音。
直到现在,这一切终于汇聚成一条退无可退的路。
他在等电话。
或者说,在等一个确认。
一个可以让他在伊戈尔死后,彻底摆脱鲍里斯控制的机会。
那三枚核弹头,是他未来最大的筹码。
表面上,他把定位权交给了鲍里斯。
在伊戈尔庄园被攻破后五分钟,坐标将被发出,杀人夺货,一举终结伊戈尔的影响。
鲍里斯信了。
他当然会信。
他急于收网,急于从伊戈尔留下的帝国中捞出最大一笔政治遗产。
但真正的计划从不是交出核弹。
而是引狼入室之后,再借机清场。
等鲍里斯的人与伊戈尔的人在庄园拼得两败俱伤,等他以为自己已经把核弹收入囊中时,
他的人,将从侧翼悄然介入,切断线路、控制车厢,连人带货一并带走。
当然,这些核弹头不会继续在塞瓦斯托波尔呆太久。
他不傻。
鲍里斯在接收失败后,第一时间就会找自己的麻烦。
那种东西哪怕拖一天不处理,暴露的风险将会加倍。
所以,他为它们准备了好去处。
纳恩–卢加协议下的铁路转运系统。
按照协议内容,乌克兰必须将手中继承自苏联的核武器全面移交俄罗斯,并接受美方监督与资金技术协助进行拆解。
这一整套流程,是他最熟悉的行政系统之一。
火车在封闭编队下启程,路线透明、调度公开,由军方联合护送,最终进入俄境交付。
所有操作环节都有监控与报备,表面上极为严密。
但也正因此,“最安全的地方”也往往是“最容易藏东西的地方”。
没人敢拦下一列写着“核弹头移交”的列车。
鲍里斯不敢。
更别说他那些靠黑市情报、对国家流程一知半解的雇佣兵。
米哈伊尔打的就是这张牌。
他会把那三枚弹头在转移当晚,悄悄掺入卡缅内站一列“已备案”的运输车队中。
看上去完全合规:有编号、有文书、有联合调拨令、有完整的安检记录。
但它不在计划内。
就在这时,电话如期响了起来。
“你确定货能送出去?”男人没有任何寒暄,直切主题地问道。
“不需要送到终点。”米哈伊尔答道,“中途脱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