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明日他要启程回松江,但是现在,他不想回去了。
今日的一切所见所闻都如一个巨大的谜团一样进入到他的心中,如果他不能将这个谜团解开,就这样回去的话,他感觉他会抱憾终身!
梆子已经敲过了三更,最后徐光启还是翻身而起,点燃了油灯,写下一封家书后,辞去了自己在松江教书的职务,言明自己要在卫辉游学一段时间,采买的东西具已办妥,请随行老仆带回。等写完信后,徐光启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凤凰非梧桐不栖,而只有栽满梧桐的地方,才会吸引凤凰飞过去。
秦修文做梦也想不到,像徐光启这样的顶尖科技人才会就这样不声不响地留在了卫辉府,等待着他去发现。
第56章
秦修文作为“卫辉时报”的总编辑,纵然事忙,有时候还是会到“卫辉时报”的总部巡查一番,和这些才子编辑们交流一下思想,笼络一些人心。
这半年来,“卫辉时报”已经成了整个卫辉文人才子心目中的圣地,在这里可以观天下奇文,和志同道合的文人交好,畅所欲言,能推出一篇篇经世济民的文章发行于报刊,让所有人都看到,甚至还能被秦大人提拔到他的身边为他做事,可以说,但凡能入职“卫辉时报”,已经是文人之间的一种认可了。
对秦修文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报社的编辑处,更加是自己人才的选拔地,自然时不时要关心关心,同时从中选出自己要的人为他办事。
但是今日秦修文来此不是来联络感情的,而是下面的人差点给他捅出一个大篓子。
“卫辉时报”的编辑处已经有了近二十人的规模,还有跑腿的书童小厮做杂事,那么大一个办公的地方,如今也是到处堆着稿件书籍,平日里这里非常忙碌,大家需要不停地看稿约稿,筛选稿件同时写好评论交付给其他人审核,只有大家一致通过了,才会定稿校对,最后交给崔丽娘,由崔丽娘呈给秦修文做最后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崔丽娘再沟通“袁氏印刷坊”的人,进行印刷发行。
如今“卫辉时报”早已不是当日不成规模、全靠秦修文一人撰写的小报了,“卫辉时报”从七日发行一次,到现在变成了三日发行一次,同时其中的板块也增多了很多,每日固定订阅“卫辉时报”的人如今也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再加上卫辉新码头建成,天南地北的客商涌入卫辉,如今的“卫辉时报”每三日就要售出十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