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秦大人也规划了松江府的官道修建,而且直接将南直隶的几个大府都规划了进去,松江府的商人们松了一口气,可是听秦修文说到“半圆”,顿时大家都面面相觑,什么“半圆”?
此时的疆域图并不是人人都知晓,除非对地理研究很深入的人,否则不会对各个府的地理位置有很明确的认知,秦修文见众人不解,直接叫人抬了一块木板过来,上面铺上了白纸,秦修文随手就将大明的疆域图画了出来,点出了一些主要的地标,然后将刚刚说的那些府一个个点在了纸上,最后用笔将这些地方连成了一条线。
众人看着这幅图,慢慢地眼神一点点地亮了起来:妙啊!实在是妙啊!
秦大人先修好的天津卫,从天津卫出发,到顺天府,然后一路南下到腹地卫辉府,再继续南下到松江府,不就是成了一个半圆吗?
而半圆之外,被秦修文用朱笔写下了:渤海、黄海。
也就是说从松江府坐船出发,沿渤海再入黄海,就可以到达天津卫,如此一来,另外的半圆也合上了——这竟然是一个整圆!
而长期生活在松江府的人又哪里不知道,在秦大人没有写明的不远处,共享渤海海域的不就是高丽么?高丽再过去,那就是倭国了!
这两个地方的人,学习中原文化日久,在许多生活习惯上都和大明百姓类似,那边的生意也是最好做,松江布、陶瓷、茶叶、绸缎甚至是书籍,就没有他们不喜欢的!那边的贵族也完全出的起银子,所获利润要比在内陆做买卖高很多。
只是以前只有漳州府月港才能做出海的生意,他们要先将货物运送到月港,经过层层检查盘剥后,才能卖给这些人,路途遥远、各种过税一道道下去,最后拿到手的利润就微薄了许多。
如果大人能够说服朝廷,开松江府和天津卫两处港口,那岂不是泼天的富贵要降临在他们身上了?到时候往来通达、运力极快,光是运输上面一年都要省掉多少银子?至少是数以万计吧!
许多人都颤抖了起来,眼神渴望地看着秦修文,却不敢将心底的想法说出来,毕竟如今这还是没影的事情,只是通过这个图,大家看到了希望。
然而,就连他们都能想到的事情,秦大人又如何会想不到?不,秦大人只会比他们想的更深、更远!秦大人胸有丘壑,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们来之前居然还担心各种会亏本的事情,没想到秦大人早就圈定了目标!
再一次,秦修文的高瞻远瞩让他们深深地震撼住了,原来秦大人不是刻意为了拉拢他们才要修到卫辉府和松江府的路,人家早在第一条官道修建到天津卫的时候,就已经将全盘布局纳入心间,落下一子后就已经看破了全局,只有在他愿意的时候,才会提前给他们掀开真相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