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石星,今年已经半百之数了,而十六岁的少女……
这瓜太大,秦修文一时之间只觉得有些难以下咽,眼中难□□露出了震惊之色。
秦修文的神色很显然取悦了潞王。
潞王一看就知道这位秦大人平日里就不是风月场上的人物,也是,人家一心想的都是为国为民之事,当初他扮作普通书生状告那赵启鸣,秦大人都能秉公执法,根本不会徇私,现在坐到了五品侍郎的位置,和一众朝廷里的老江湖周旋,居然能打个旗鼓相当,想也知道,他不会有太多个人时间。
毕竟潞王也是看到过当年他皇兄刚刚独掌大权的时候,是如何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别说进后宫宠幸几个妃子了,就连用膳都不能准时。
说来说去,这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做了藩王,就不能参与政事,只能在吃喝玩乐一道精通,而像秦修文这样的人,自然要在自己的仕途上用功了。
不过就是因为潞王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出现,周遭要么就是一些谄媚的宦官,要么就是一些和他一样无所事事的宗室子弟,时间久了,自然也就腻了。
如今出现了秦修文这样的人,和他以往接触的人都格外不同,对他除了该有的恭敬外,态度十分自然平和,不见那种阿谀奉承之色,又和潞王有一段前缘在,潞王很快就将秦修文引为了知己好友。
两人在雅座里的一张圆桌前落座,潞王含笑着打趣秦修文:“看秦兄的反应,是不是第一次上这等地方?”
秦修文刚刚一路走来,虽然夜色已浓,但是整个“芙蓉阁”内却点了不少灯笼,亮如白昼。
院子不大,但是修建的却很是精巧,一道蜿蜒小河分前后两院,小河上修了一道石拱桥,上书“鹊桥”,桥下有三两只小舟在水中飘荡,水面上种植着大量的荷花,此刻是半开半闭的状态。秦修文踏上“鹊桥”的时候,还能听到小舟上的窃窃私语,以及偶尔响起的丝竹之声,但是很快就舟拨莲叶,入了藕花深处,只于偶尔时响起的木浆划水之声。
倒是雅致惬意的很。
同时秦修文也知道了,这个青楼可以说是整个京城最高档的酒色场所,里面的女子轻易不会卖身,尤其是当红的那几位,大部分都只和人谈风论月的清官儿,除非她们自己乐意,否则是卖艺不卖身的。
而想要见这些女子一面,也没有那么容易,第一步就是刚刚的“到门”,然后还有“升阶”、“登堂”、“进轩”,若是人家姑娘愿意见你一面,才是“坐久”,如果两人相谈甚欢,便称为“定情”,以后此人便成了该女子的入幕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