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权衡(1 / 2)

朱慈炅眉头微皱,小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惊讶。

信鸽传讯已经初步建立,现在还是测试,主要目的是建立两京联系。东厂的纪用在蓟州解围后就回京了,前些日子将李实找的养鸽人带了些信鸽送给孙进,准备用来测试。

朱慈炅没有想到第一次得到皇宫的正式情报是这个,昨天圣旨才发出,今天傍晚就收到了宫中情报。

当然,遵化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其实很近,后世开车也就两小时。

这个距离,就间接知道大明的蓟镇防线有多垃圾,真真是半点不掺假的天子守国门。

这种防御策略,不管大明历代祖宗怎么想的,朱慈炅反正不接受。

现在的北京已经成为大明的经济中心,一旦北京被围,政治经济影响太大了,所以建立朵颜防线迫在眉睫。

北京可以是后勤中心,但京畿绝对不能是主战场。

“老黄想干什么?还把太后搬出来。真当朕离不开他。”

朱慈炅的脾气越来越大了,大明层出不穷的问题让他引以为傲的未来见识都有些相形见绌,天天都搞得人没有好心情。

“黄首辅给东厂投了一封信,让快速带给陛下。奴婢这里收到有誊抄的。”

孙进恭敬的拿出数张卷纸,稍稍摊开抹平,递给朱慈炅。

朱慈炅接过来,又抹了一遍,才一脸不爽的低头阅读,朕倒要看看黄老头你到底要放什么屁。

【臣黄立极谨奏:

伏惟陛下绍承大统,励精图治,然清查粮仓、监粮之策,臣窃以为有违圣祖垂训,恐伤国本。今昧死陈情,伏冀圣鉴。

一、清查粮仓:劳民伤财,实效难彰。

《通鉴》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数挠之则溃”。今欲尽查天下仓廪,纵遣御史万千,亦需三载之功。纵臣大兴起复,陛下大开恩科,恐御史之数亦不足也。三载之期,清之实无用也。州县胥吏借机勒索,地方官员迫民补仓,臣恐此终为天下之害。

二、监粮之政:启垄断之祸,坏市场之衡

《盐铁论》云:“官商勾结,民无立锥”。昔北宋范仲淹赈杭州饥荒,不抑粮价反倡商贾竞市,终使米贱民安;今若强推粮商注册,必重蹈盐政覆辙:

徽商晋党本已控漕运七成,若持“粮引”为凭,则小商裹足,市井升斗之民仰其鼻息。再有胥吏生奸,层层盘剥,最终粮价腾贵,民怨必归咎朝廷。

粮者,生民之本,皆赖自生,官未可信,商必自奸,臣未闻以国本付他人,历朝所不取也。

三、清囤激变:损圣德而危社稷

董子《春秋繁露》曰:“为政不可骤寒骤暑”。陛下初登大宝,当效汉文帝“蠲赋安民”以蓄威望。

清囤一起,东林遗党必有“虐绅暴政”之论,今诋毁先帝之言尚遍布南直,陛下不可不察。陛下稚龄,此于皇统大不利。

江南膏腴之地,田赋七成在绅。彼等囤粮非为牟利,实防凶年。若纷争四起,于“南税改粮”之国政亦是弊处甚多,臣请陛下三思,勿损“仁君”圣誉。

昔唐太宗弱冠定突厥,乃因府兵精悍、仓廪充实;今九边虚兵、太仓磬竭,陛下纵有汉武之志,亦需待冠礼亲政、握五十万精兵后再图雷霆!

最新小说: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 废太子的早死原配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说好的忠臣系统,每日逼我做反派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