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边就是林昱橦拟的合同,合同条目她已经记得滚瓜烂熟。
熟了才会发现,这份合同完全是不平等条约,而且受不公平待遇的一方是林昱橦。
上面写足了能给助理的所有保障,简昕爸爸看了几遍,都没话说:
如合作期间有任何原因,导致图书出版项目不顺利、不得已叫停,林昱橦需支付助理三个月的工资做为补偿。
而如果是助理自己不想做了......
不需要支付林昱橦任何赔偿,只是提前一星期告诉他一声就好。
这样为助理着想的合同,当然会有很多人想要竞争上岗啊。
简昕不能阻止林昱橦看其他人的简历、考虑其他人。
她只能闷闷地这样争取:“至少这三天,你先不要给其他人机会,好不好?”
林昱橦说:“好。”
电话没挂断。
简昕看着每个月打款日期的那条协议,说:“林昱橦,这个项目你赚很多么?”
“不多。”
“那这样月月给助理打钱,不会破产?”
林昱橦说:“不会,这点钱还是有的。”
合同里的每一条都太过贴心。
简昕一时间没有察觉到:
在去山里正式和林昱橦见面前,她和林昱橦之间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为什么林昱橦会在鲁教授生前,给成沐的助理争取文稿整理的署名机会?
也可能有过某个瞬间的留意,随即就被“三天”的紧张盖过。
简昕此刻只觉得三天时间无比漫长。
在简昕没等到妈妈爸爸的答复之前,先等来了一个人。
陶教授终于如约而至,到简昕家里做客。
简昕妈妈爸爸早已经听简昕说起过,知道陶教授曾送过简昕一幅“勇往直前”的墨宝,他们也知道陶教授是简昕爷爷在世时的旧相识,十分欢迎老人来家里。
陶教授是由陶哥陪着来的。
简昕妈妈爸爸特地请了假,在家里准备一桌好菜好饭,以尽地主之谊。
简昕爸爸说:“我们这边有几家店的菜肴味道还算不错,今天您车马劳顿,我们先吃一些家常便饭,等明天出去,再去饭店尝尝当地特色。”
陶教授又瘦了些,盛夏的空调房里依然戴着针织帽子。
老人细细嚼着一块炖到软烂的肉:“小简说她妈妈会做很多拿手菜,我才来的,果然不错!”
之前在山里,林昱橦开玩笑说过,陶教授和简昕是沆瀣一气。
所以老人以成语典故里的崔沆自称,说简昕是崔瀣。
陶教授说:“我和小简可是忘年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