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是宣和帝的第一个儿子, 也是宣和帝还没有即位登基之前出生的孩子。
那个时候, 宣和帝根本不受先帝的宠爱,也不是先帝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当时的太子名头还落在了他大哥头上……
可以明明白白地说,大皇子是降生在了宣和帝十分艰难的时期。
曾几何时, 宣和帝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慈父。他亲自抱着大皇子读书识字, 又手把手地教了他骑马射箭……
除却大皇子之外,余下的几个皇子再没有过这样的待遇了。
现在,宣和帝听到大皇子开口, 又见他满面的忧愁, 不禁也跟着心酸起来。
大皇子当真哽咽了起来,“日后, 儿臣不能在父皇跟前尽孝, 是儿臣的不是了。”
宣和帝看着, 也觉着自己心里梗得难受,只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大皇子似乎有满腹的话语, 最后却也只吐出了一句“还望父皇保重龙体”这便退了出去。
而其他皇子来拜别,说起了与大皇子相差无几的话时,宣和帝的内心再无波动,直沉着一张脸,倒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
几位王爷都把话说得十分漂亮,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愿意走,却也不敢当着宣和帝的面明说,反而旁敲侧击。
宣和帝年纪渐渐大了,愈发不能听别人对自己的反对意见,反而更喜欢听好话。他这几个儿子把话说得漂亮,倒也让宣和帝的心情也稍稍缓和了一下。
给几个王爷封地,把人“赶”出京城……本就是下策。如果不是因为觉察到了几个儿子在觊觎自己的皇位,宣和帝也不愿意这么做。
人人都爱享受天伦之乐,喜欢儿孙绕膝,承欢膝下,宣和帝当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现在,他的几个皇儿都大了,而且个个聪慧过人,倒不会给他添什么麻烦。就连皇孙也是,根本用不着宣和帝费心,这让宣和帝的心里有了那么一丝犹豫。
然而,这样的犹豫也只存在了一瞬,便被宣和帝推翻了。
身为帝王,自然不能优柔寡断。现在圣旨已经下了,如何能朝令夕改?
想到这里,宣和帝就不痛不痒地对着几个儿子说了句“一路顺风”,这就让他们即刻启程了。
认真说起来,其实除了大皇子之外,余下的所有皇子应当对宣和帝都没有那么深的感情。
毕竟生在皇家,宣和帝每日公务繁忙,儿子又多,平日里如何能腾出空来对皇子进行教导?
宣和帝对儿子们的态度,完全就是像是养了个什么小猫小狗。平日里供着吃穿,心情好的时候就叫到跟前来看看一下,心情不好就不搭理,丢他们到一边去。
真正为皇子劳心劳力的,自然是那些后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