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书院大师兄,今后当以身作则,爱护同门,护佑他们茁壮成长。”
何道哉猛地抬头,他已经从陆承安的话中听出来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强忍着鼻头酸涩,重重点头。
“请先生放心,弟子就算万死也不会辜负先生所托。”
陆承安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坐好。
随后拿出第二卷字卷看向李仲明。
“李仲明...”
李仲明立即起身走了过去。
陆承安将字卷交到他手里,柔声道:
“你出身富贵,却不忘进取之心,富贵不淫,实为难得。”
“且一朝明悟,脱胎换骨,为师便送你一个‘明’字,望你始终清明无瑕,上下求索。”
李仲明双手微微颤抖,捧着字卷躬身下拜。
“弟子拜谢先生赐字,先生放心,弟子定当谨记先生教诲,努力进取。”
陆承安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下去。
随后看向陈渊。
陈渊会意,不等陆承安开口便已经站起身走了过去。
陆承安将第三幅字卷交给他,柔声道:
“陈渊,众弟子中你的身世最为坎坷,过去十几年,你历经了不少人间苦难。”
“曾经的你心生怨愤,厌世嫉俗,但你能悬崖勒马,以本心善念救赎了你自己。”
“为师便送你一个‘仁’字,希望你不忘来时路,以仁者之心,去帮助更多像你一样的困苦之人。”
陈渊早已是泪流满面,他捧着陆承安的字卷,躬身下拜。
“弟子...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陆承安微微一笑,最后看向陆宁儿。
陆宁儿虽然才刚刚满四岁,但却也听得出来陆承安这是在跟他们告别。
小丫头非常懂事,没有哭闹,只是死死的咬住下嘴唇,一言不发。
陆承安朝她招了招手,陆宁儿立即跑了过去。
“二叔...”
糯糯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让陆承安心头猛地一颤。
将最后一卷字卷交给陆宁儿,陆承安揉了揉她的脑袋,带着不舍的语气道:
“宁儿,你天真烂漫,聪敏好学,将来必定能有一番成就。”
“但二叔只希望你一生安宁,无忧无虑,永远都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所以为师送你一个‘宁’字,今后跟着众师兄好好读书,跟着你娘亲好好生活,好吗?”
陆宁儿终于抑制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她一把抱住陆承安的脖子,趴在他怀里,抽泣着问道:
“二叔...可不可以不要走?”
陆承安没有回答她,只是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陆宁儿似乎明白,这一场分别已经无法改变了。
她只好再次问道:
“那你什时候能回来?”
陆承安回头看了眼皇城方向,无奈摇了摇头。
“二叔也不知道,或许很快,或许...”
安抚好了陆宁儿,陆承安把何道哉叫到了课室外的走廊。
何道哉知道,先生或许有更重要的事要交代,于是便垂手而立,等着陆承安吩咐。
陆承安沉默了片刻,转身看向何道哉道:
“我走后,书院便交给你了,今后若有诚心求学的弟子,你皆可代为师将其收入门墙。”
“至于浩然炼气法的传授,你自己酌情处理。”
“如果,我是说如果,北齐皇帝来书院,你只需带他去书楼即可。”
听到这里,何道哉神情一怔,明显有些惊讶。
北齐皇帝竟然会来?
先生究竟跟陛下说了些什么?
何道哉拱手躬身道:
“弟子记下了。”
陆承安点了点头。
“嗯,你进去吧。”
交代好众弟子,陆承安来到了内院。
推开门走进餐厅,只见大嫂呆呆的坐在桌边,桌子上摆着一碗红枣小米粥,几碟小菜,还有一个整理好了包袱。
而大嫂的脸上却挂着两道泪痕。
见陆承安进来,大嫂抹了把眼泪,强颜欢笑道:
“先吃饭吧,不管怎么样,都要好好吃饭。”
陆承安眼眶泛红,点了点头。
端起桌子上的小米粥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起来。
大嫂则在一旁轻声叮嘱道:
“外面不像家里,风餐露宿也是常有的事,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包里我给你整理了一些洗换衣服,还有干粮和细软盘缠。”
“不管走到哪里,如果可以,记得让人送信回来。”
“出门在外,万不得已不要跟人起冲突,不值当...”
陆承安静静的听着,时不时嗯一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竟已如此割舍不下这些人。
山长水远,只要念念不断,迟早还会有相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