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安转身离去,正好与公孙玥的方向相反。
另一边,已经将一条街走到尽头的公孙玥跟着自己的直觉随便选了个岔路路口拐了进去。
身后,早就发现了陆承安行踪的公孙宇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与陆承安错过。
大约一个时辰后,正在申州城一处古迹园林赏景的陆承安忽然心头一动,抬头向不远处望去。
隔着一座人工湖的那边,果然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陆承安笑了笑,当做没看见,转身从另一处出口离开。
下午大约申时(下午三点),正在一间茶楼里喝茶听说书的陆承安随意转头看了眼窗外的街道,不出所料,再次偶遇。
陆承安叹了口气,没再离开。
天意难违,既然如此,那就随缘好了。
走在街上神情已经有些憔悴的公孙玥也在此时无意间抬头。
看到了坐在窗边的陆承安。
眼中疲惫瞬间尽去,立即变得雀跃起来。
登上茶楼,公孙玥小跑着来到陆承安面前,脸颊微红,带着些许气喘。
不等她说话,陆承安便给她倒上了一杯茶笑道:
“坐下喝杯茶。”
公孙玥乖巧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见她这副模样,陆承安不由得笑道:
“你这又是不吃不喝跑了一天?”
公孙玥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小声道:
“我担心吃饭喝水的功夫,就跟先生错过了。”
陆承安叹了口气。
“倒是辛苦你了。”
公孙玥连忙摆手道:
“不辛苦不辛苦,能再次遇见先生,怎么都不辛苦。”
陆承安微微一笑,没有说话,目光始终看着楼下的说书人,似乎听得津津有味。
此时说书人说的乃是一个江湖侠客的故事,侠客姓叶,名知秋。
出身贫寒,父母早亡。
少年时有幸得遇恩师,传授一身降妖除魔的本事。
后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一步步成为天下敬仰的大侠。
但最终这位名叫叶知秋的侠客却在一次降妖之中为拯救一方百姓而牺牲了自己。
后人为其建庙塑金身,朝廷更是敕封其为荡魔真君,享一方香火供奉。
他的三名弟子以其荡魔神庙为中心,建立山门修行,继承了叶知秋的遗志,继续降妖除魔,造福天下。
公孙玥见陆承安听得入神,便在一旁解释道:
“说书人其实还是保守了,他这个故事是根据荡魔山祖师的传记改编的。只是说书人毕竟是凡人,想象不出荡魔山祖师那种陆地神仙境界的仙人是何等风采,所以说的有些不足。”
陆承安惊讶道:
“哦?原来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公孙玥点了点头道:
“没错,荡魔山传承久远,早年间荡魔祖师叶知秋的弟子还在世的时候,也算是北齐五大仙宗之一的超凡江湖宗门了,不过最近两三百年倒是没落了不少。渐渐跌出了五大仙宗的行列,不过毕竟是传承千年的宗门,底蕴还在。”
“若是先生有兴趣,可以去荡魔山逛逛。就在我申州境内,而且荡魔山与其他仙宗不同,从来不阻止凡人登山游览。”
“传闻荡魔山有七十二峰奇景,游览过的人无不赞叹。”
陆承安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
两人之间再次沉默,许久后公孙玥才抬起头看向陆承安,局促开口道:
“那...先生昨日所说的那句话...究竟该怎么做?”
陆承安喝了口茶,笑着指向楼下的说书人道:
“其实答案那说书人已经告诉了你。”
公孙玥一怔,看向楼下的说书人,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