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申家小院,公孙玥始终落后陆承安半个身位,神色黯然。
陆承安一路上都没有说话,直到走到距离公孙家不远的巷口,陆承安才停下脚步,回过身看着公孙玥。
公孙玥微微一怔,下意识喊了声:
“先生...”
陆承安微微一笑,轻声问道:
“还记得半年前的那场幻境吗?”
公孙玥眼中闪过一丝异样,轻轻点了点头。
直到现在,她只要一想起那次在幻境中经历的情景,都会忍不住心有余悸。
虽然只是一场幻境,但公孙玥这辈子也不可能忘了。
陆承安神色渐渐严肃道:
“你还小,未来的人生还很长。或许在将来你会遇到很多很多与那场幻境相似的境地,面临很多类似的选择。”
“告诉为师,若将来你再次遇到这样的选择,救人则死,你救还是不救?”
公孙玥愣在原地,半年前的经历再次浮现在眼前。
那种绝望、窒息和恐惧,就算是现在也依然无比清晰的残留在她的心里。
救?
还是不救?
面对生死,这天下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不为所动。
更何况她还是一个花季少女,拥有着无限可能的大好未来。
公孙玥眼中带着一抹痛苦,她后退一步,微微躬身道:
“弟子不知,还请先生教我。”
陆承安深吸一口,随后又重重一叹。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君子行事,三思而后行。”
“若救人则死,君子理当不救。”
“然,世事没有那么多如果,事态瞬息万变,君子也不可能尽数把握。”
“谁也不知道救人会不会必死,看似必死的局面下,又会不会暗藏生机。”
“所以还有一句话,量力而行。”
“面对这种情况时,若心有迟疑,衡量得失,皆为人之天性。”
“为师教你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勇,不是为了禁锢你的思想。”
“无论何时何地,你公孙玥永远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
“你可以有你自己的思想,可以对为师的学问有不同的看法。”
“永远都不要觉得为师说的话就是至理,在你犹疑不定时,最能替你做选择的只有你自己的本心。”
“心既是理。”
“所以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你该如何选择?”
公孙玥渐渐有了思绪,眼眸也越来越亮。
几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
“从心而动?”
陆承安会心一笑道:
“很好,或许遵从你自己的内心做出的选择对于这个世间来说未必就一定能让所有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