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复山河 >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戮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戮(1 / 2)

“意料之中的事情。

朝廷要征税,他们又不想交税,自然得跳出来闹腾。

当初税制改革,为了减少阻力,许多税都是打着平叛的旗号临时征收。

后续朝廷想修订税法,把改革措施变成常例,遭到了南方士绅的集体反对。

太上皇没扛住压力,选择了妥协。

这就给了许多人,留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万怀瑾面无表情的说道。

江南士绅敢闹腾,很大程度上,就是依仗法理漏洞。

尽管大虞朝从来都没做到依法治国,可在对自身有利的时候,士绅们不介意成为推进法治的急先锋。

临时性加征,按照以往的惯例,平叛结束之后就该取消。

“万大人,太上皇的功过,天下早有定论。

现在这种时候,把他扯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一旁的布政使郑宗翰顺势接话道。

大虞朝的烂摊子,大半都是永宁帝时期留下的。

对这位带着帝国由盛转衰的皇帝,朝野上下都没有好评价。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对这位瞎折腾,导致白莲教泛滥的皇帝,更是深恶痛绝。

不过再怎么厌恶,顶多也就私下里骂几句,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嗯!”

“过去的事情,确实没必要再提,但眼下的问题必须解决。

朝廷正等着钱粮救命,甭管发生了什么,税款必须足额征收。

你们和士绅们沟通过,这次抗税运动,有和平解决的可能么?”

万怀瑾一脸严肃的问道。

催缴税款,就不是人干的活。

但凡是有的选择,他都不想和江南士绅站在对立面。

“他们希望朝廷把税收,恢复到白莲之乱前,并且严惩云总兵一干……”

郑宗翰的话音落地,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江南士绅的要求,他们根本不可能答应。

征税模式恢复到改革前,大虞朝廷直接原地财政破产。

没有足够的钱粮,支付日益增加的统治成本,大虞都得崩溃。

严惩军中一干责任人,同样不是他们能够做到的。

纵使卖队友,也要等事情结束之后。

此时背叛盟友,估摸着他们几个都得暴毙在江南。

后面的几个索要特权的要求,大家更是选择了无视。

双方的诉求差距太大,根本没有妥协的可能。

“诸位大人,既然没得谈,就换一种方式解决。

那帮奸商,不是想在南京玩罢市嘛,那就索性顺水推舟搞一波大的。

运气好的话,抄家奸商的赃款,没准就完成今年的秋收额度。

不过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强朝廷的权威。

末将提议,向朝廷上奏,从北方调兵入江南。

以雷霆手段,震慑江南地区的各方势力,确保征收的顺利进行!”

见众人沉默不语,云向文杀气腾腾的说道。

随着局势的持续恶化,哪怕再不懂政治,他也知道自己捅出了大篓子。

尽管没有他这根导火索,抗税运动还是会爆发,但发展速度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快。

麻烦归麻烦,可他并不畏惧。

在官场上混,捅娄子从来都不是最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没法善后。

自己惹出的麻烦,自己负责解决,就相当于没有麻烦。

“调兵南下!”

“调兵南下!”

……

众人情不自禁的在心中默念起来。

结合当前的局势,他们严重怀疑云向文之前的操作,就是在故意激化矛盾。

按照正常的局势发展,勋贵系就算能从中牟利,收益也不会太大。

催收是钦差的任务,就算大家合作,也犯不着充当出头鸟。

唯有把事情搞大,大到各方无法收场,勋贵系才能火中取栗。

“不妥!”

“强行武力催收,看似能解决问题,实则却是在激化矛盾。

江南士绅乃国之柱石,一旦逼得和朝廷离心离德,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巡抚庄元嘉果断反对道。

江南士绅可不是土财主,除了在民间的影响力大,在官场上一样实力雄厚。

激化的矛盾,势必加剧朝中党争。

局势持续恶化,受益的唯有勋贵系。

因为双方关系一旦闹僵,那就只能以更强的武力进行压制,朝廷势必要增加军费上的开销。

在这方面,同北方的局势有些类似。

天灾人祸不断,朝廷在北方各省的民心,早就在一系列的折腾中损失殆尽。

民间饿殍遍地,各种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没有闹出大乱子,纯粹是重兵镇压的结果。

一味靠暴力手段强压,只是把危机爆发时间延后,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

长期折腾下去,终归会有一天,因为统治成本太过高昂导致统治崩盘。

“巡抚大人,我们现在没有选择。

北方的局势,你我都是清楚的。

今年江南地区的秋税,如果无法顺利征税,朝廷的财政必定崩盘。

或许你们没有注意,北疆地区在前些日子,刚发生了一次大规模闹饷。

如果不是朝廷及时安抚,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云向文一脸淡定的说道。

谋划了这么长时间,为的就是分化文官集团,促成勋贵系重回江南。

大虞有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江南这种宗族强大的地区,执行的更是格外严格。

在场的一众官员,大都出自北方出身,少数来自西南边陲。

尽管和江南士绅有利益勾连,但更多还是为了工作,双方捆绑的并不深。

如果不能争取这些人的支持,勋贵系强行重回江南,在政治上将变得十分被动。

缺乏政治力量支持的武装团体,还有一个通俗易懂的词——军阀。

勋贵的出身,助力了他们仕途上的发展,也限制了他们的行为。

不考虑自己,也要顾及家族名声,不能由着性子来。

当然,有这种觉悟的将领,主要以年长的为主。

少壮派将领没有遭受过挫折,正处于人生意气风发的阶段,考虑问题没有那么全面。

火气一旦上来了,什么事情都敢干,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

“从北疆调兵南下,牵扯的事情太大,光我们几个上奏份量还是不够。

除非拉上南京六部,一起联名上奏,才有机会扛住由此导致的政治风险。”

万怀瑾摇了摇头说道。

自己的政治份量有多少,他还是有逼数的。

加上南直隶巡抚、布政使一众官员,在朝中的话语权,也不会增加多少。

至于云向文这位总兵,直接可以无视。

武将在政治方面发言权,本来就偏低。

勋贵子弟不代表自己就是勋贵,只有拥有爵位之后,才能突破文武的界限。

强如李牧当年担任总兵时,都没有对朝中局势指手画脚过。

一直到军功封爵,接任两广总督之后,才真正成为朝堂上的一方大佬。

不拉南京六部分摊风险,奏折递交上去引发第一波政治风暴,就能把他们给埋啦。

大虞官员多是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最新小说: 修仙模拟器 两宋英雄传 没人告诉我她是女帝啊?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文武悍卒 大楚悍卒 铁血大明从衙役开始 黄袍加身 逍遥紫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