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颇为感叹地看着这个工厂内部的机体,两台已经能够看到头部标准高达脸的机体相对而立。
且不说左边那台给伊莱准备的机体,右边这台给阿姆罗配备的高达可谓是有着鼎鼎大名。
“ν高达,不论看多少遍都会觉得充满希望啊。”
“欸?这也太夸张了吧。而且伊莱桑你只看过即便不是吗。”
克里斯蒂娜有些诧异地看着伊莱,最近的他总是会说出奇怪的说辞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说这些,给飞翼浮游炮准备的基座设计好了吗?”
“嗯嗯,已经完成了。除开你面前看到的机体本身外,其余的武装已经尽数下线,只等待机体本身完成就可以安装调试。”
这台牛高达自然是配备了经典的飞翼浮游炮,唯有这一点伊莱绝对要坚持推进。
“所以那剩下的20%,果然是出在……”
“精神感应框架上。”
克里斯蒂娜接上了伊莱的话语,同时将手中的平板翻转过来让伊莱能够看了个清楚。
“伊莱桑你提到过的,将金属粒子大小的微型塞克谬单元注入骨架材料中以实现塞克谬装置和机体框架一体化,确实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实现了。”
伊莱看着平板上的画面,那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精神感应框架正在因为共鸣而散发出隐隐微光来,引发这种微光的正是曾经被昂德·忒克所救下的村雨凤,她的头发正轻轻摆动着,双目紧闭,面庞仿佛被光芒照耀般洁白。
“这种新型的塞克谬装置,除开基本的反应驾驶员思想外,甚至能够影响现实层面的机械运作。完全弄不懂啊,已经变成黑箱产物了!”
就算你跟我抱怨我也弄不懂的。作为这项技术的提出者,伊莱也很清楚这种塞克谬装置已经超脱了“将新人类脑波用于战场”这种简单的目的。不夸张地说,倘若后期的联邦没有因为畏惧而封锁这种装置,靠着精神感应框架,真正脱离地球发展成为星际文明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是可以将可能性转换成现实的技术奇点。
“所以呢,问题在出在哪里?”
“产能。现在再开一条这种框架的产线已经来不及了,所有的产量都来自实验室层面的3d打印,要想在期限内产出两台机体的精神感应框架,是做不到的。”
克里斯蒂娜冷静地作出宣判。
现在,奥古斯塔研究所是完全挂靠于昂德·忒克旗下,这也就意味着要扩大产能只有技术外流。可是对于这样一个被伊莱提前带到了现实中的黑箱技术而言,随意将技术外流是不现实的。
所以伊莱将目光看向了另一台,配给给自己使用的高达。
“这台机体,确实是量产机对吧?”
“是的。虽说这两台机体在性能上相差无几,但姑且还是提交了一份正式的量产计划,你前一段时间已经亲自签字了不是吗?”
克里斯蒂娜这样说着,带着伊莱一同飘到了那台量产机的旁边。
“为了满足你的要求,它的二号机已经开始制作了,在另外一个工厂刚刚搭好骨架吧。如果真的要把这台机体量产的话,我们下个季度的财政报表要爆炸了哦。”
克里斯蒂娜的话可不是夸大其词,如果不是伊莱强制要求将这台机体纳入到量产计划中,这台高达也完全可以作为旗舰机体。
“嗯,不急,其余机体可以慢慢来,先把这台完成就好。”
伊莱抬起头,看着这台和牛高达有着七八分相像的机体,内心之中发出一声感叹。
自己终于是有了足够的权势,为自己开发一台只属于自己的“量产机”了。
量产型牛高达,是在原作历史中少有的,真正具备完全塞克谬装置的量产机型。
虽然最终也只生产了一台。
“削减给量产型牛高达准备的精神感应框架吧,优先让牛高达具备全局精神感应框架分布。”
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像独角兽那样奢侈地全身骨架都采用精神感应框架,而是和ka.ν一般,在机体各处安装部分精神感应框架以加强机体的反应。
“真的没事吗?”
“没事的,阿姆罗所具备的可能要远高于我,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更何况,我也有自己的办法。”
伊莱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站在自己的机体前方,看向已经许久没有在本书出场过的系统面板。
系统,启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