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七年六月初五, 辰正一刻。
萧郁蘅提着自己的裙摆,立于油纸伞下, 悄然加快了脚步,迈上了宣和殿前的台阶。
她眉眼弯弯, 话音清甜, 望着柳顺子道:“柳监, 劳您得空通传,我来看望陛下。”
“殿下怎挑这个时候过来,您瞧瞧外间这雨,淋了就不好了。”柳顺子见这消失日久的人主动前来, 一时多话, “您入内饮杯茶?陛下议事呢, 估计得好一会儿。”
“无妨, 雨雾空蒙,难得惬意, 我在廊下等候就是了。”萧郁蘅莞尔,转眸望着一阵阵飘忽的雨烟。
柳顺子给身侧的小黄门递了个眼色。
萧郁蘅忽而生分守规矩了,他们就更得识趣儿。不多时这些人搬了靠椅, 茶点, 果品出来,还添了个屏风在侧。
苏韵卿脚步匆匆的自大殿出来,一脸严肃, 目不斜视地接过宫人递来的油伞, 直奔前省而去。
萧郁蘅在旁眼含清波的打量着这个风风火火的“小苏相”, 自言自语道:“还挺像回事儿的。”
一抹朱红隐没水雾,须臾就找不见影子了。一刻后再回来,苏韵卿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萧郁蘅坐在廊下。
诧异的收了伞,转眸瞧去,她拱手一礼,“臣参见殿下。您几时来的?”
“苏学士不当值吗?别误了正事。”萧郁蘅难得耀武扬威,靠着圈椅悠然的品茶。
苏韵卿就差翻她个白眼儿,本还想夸她机智,选了这样的天儿规矩的等着,可这话一入耳,就没了寒暄的心,自顾自入殿去了。
约莫过了两刻,殿内的一波朝臣才散去。
苏韵卿适时出言,“陛下,殿下在廊下候好一会儿了。”
舒凌闻言,抬了眼睑望去廊下,似乎有些意外。她收回视线,淡然的伸出手来,“今日落雨,朕有些乏了。”
苏韵卿甚有眼色的迎上前去,转眸示意宫人奉茶,又朝着殿外递了个眼色。
不过转瞬,萧郁蘅快步进来,在茶案前俯身一礼,“儿参见母亲,母亲圣躬安和。”
“坐。”舒凌敛眸饮了口清茶,话音淡淡的。
萧郁蘅本就是硬着头皮来的,摸不透她的心思,便也只乖觉的坐了过去,垂眸看身侧的苏韵卿忙着斟茶的动作。
苏韵卿往她身前放了杯毛尖,为了挑出话头,故意道:“这是今岁的新茶,前日得的,陛下都没舍得喝呢。”
萧郁蘅自是明白苏韵卿的用意,忙不迭地的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清香四溢,母亲这里的茶自是最好,我有口福了。”
“喜欢都带去府上。”舒凌循着话头就说了下去,“许久不来,在忙什么?”
萧郁蘅以衣袖敛了神色,暗自腹诽舒凌这是明知故问。
她或许自己都未曾留意,以前来找舒凌,一双大眼睛从不离开舒凌的容颜,而今却自然的垂落一处,根本不想与人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