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满满的背篓,背着再重,山路再难行,他们都不觉着累。
“二禾是不是在想该卖些什么东西挣银钱?”虞秋随口问道。
二禾一怔,有些低落的低下头,没有言语。
虞秋抬手撸了一把那有些毛躁的头发,“傻小子,你那笸箩和簸箕编的那样好,还怕卖不掉吗?”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这趟回家,三丫负责挖野菜,你负责编笸箩,娘负责做饭,我负责采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用的。”杏眼深邃,对上二禾有些微讶的视线,郑重问道:“对吗?”
二禾觉得有些眼热,慌忙移开视线,只觉得大嫂真的很好很好,和娘一样好,和妹妹一样好。又觉得自己红着眼,太过丢人,就把头微微一侧,才重重的点下头,“对!”
官道还好走,通向村里的那段路,多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就连推车都不行。
青山村偏僻,是真的很偏僻。
本想绕过村子走旁边直接通往山脚茅草屋的那条路,可眼见日头西沉,怕两小只害怕,她还是选择从村里走。
前几日才采买了一堆东西,今日又买了许多。虽说这里村民都很好相处,但那也只是处于同一个阶段的时候。
只要你日子比他过的好了,难免会有人眼红。
前几日她不过是叉了几尾鱼送人,就招来了一群娃。
若是让有些人知晓她挣了银子,还不知道又惹出啥事来。
她倒是不怕事,可就怕她日日进山,总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在家里院墙围起来之前,她们还是遮掩一些比较好。
到了村里,虞秋就看见,家家户户都有人聚集在孟家门前,个个愁云惨淡,面露难色。
顾不得许多,虞秋看了眼二禾。
二禾点了点头,就小跑过去询问情况。
她和三丫则是从另一侧绕进了孟家,把背篓放下,三丫也留在院子里,她才去门前走到二禾身旁。
孟家的位置相当于村子的中心位置,门前又有一棵高大的柳树,是以里正才把人都聚集在此处。
“我们才刚回来,哪有粮去缴税?”
“以前刚迁徙至一处,赋税还会减半,今年怎会如此?”
“没有减半,还比上一季高了一成!”
“这可让我们咋活啊?”
“不知镇上的粮价多少……”
你一言我一语的,虞秋就听出了事情的始末。
她是知晓缴税的量的,不急也是因为以为会和往常一样,赋税减半。
倒是没想到,这赋税没减,反而升了。
何里正站在人群中心,抬手往下压了压。
人群瞬间噤声。
“大家听我说。”何里正面色也不好看。
他们家前面买了两个免征名额,手中也不富裕,如今家中人口多,赋税缴纳自然也多。
“上头说了,我们村已经是减半的赋税了。隔壁的几个村子都要翻倍缴纳,日子更是不好过啊……”
虞秋待人群散去,同熟识的都打了招呼,又拒绝了相送,随即带着两小只踏着渐暗的天色脚步匆匆往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