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关心的就是薪资和失业。
张川表态了,“忧虑”,“转行”,要么内卷,要么转新能源。
程琳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地,她觉得解决“碳排放”就是核心,毕竟核电全面取代火电,还很遥远,可控核聚变还是一个梦。
“梦?”,“遥远”?
这时,小胖子汪鹏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我有个想法,我想从土木转岗去集团公司低碳研究院,研究绿色火电。现在国家都在提倡双碳目标,搞“绿电”。”
“擦边球?”
“不,多元一体化。”
“也是。”张川眼前一亮,思索着,他认为“矿山都能变成绿水青山,火电为什么不行呢?可以把火电和环保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更清洁、更高效的火电技术。
比如,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然而,火电需要燃烧和排放,这是先天性的不足,即使扩大机组,也无法避免,优势就是价格、简便和稳定性。
既然碳排放是核心?
张川微微点头,补充道:“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用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把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和利用,这样既减少了碳排放,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用来干嘛?”
“做可乐。”余磊用力一拉,可乐喷了出来,他“嗦”的吸了口,“啊——”
倍爽!!!
程琳看过一些课题资料,上面有论文和见解,“可以考虑和新能源进行互补。比如,在火电发电的低谷期,利用新能源进行补充,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场地我们有。”
“人员我们有。”
“海岸线我们也有。”
汪鹏听得两眼放光,越说越激动:“利用火电厂原有场地建设储能设备,光伏、潮汐,风电,甚至供热,将传统火电转化为综合性能源基地。”
“这是你哪儿抄袭的?”
“书上。”
“你一个学土木的好好干活,盖房子。”张川轻笑,总是异想天开。
“我不是说了,我要去低碳研究院。”汪鹏不服气,他觉得鲁迅都能弃医从文,他也行。
“你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少说风凉话。”汪鹏朝着余磊挥舞着拳头。
余磊笑着说:“看你这样子,你当真了。”
“必须的。”汪鹏跟程琳说,“让你爸帮忙。”
“切,你能耐大,你自己去啊。”程琳才懒得理这小兄弟,不过看两人的亲密的样子,两个人可能从小就认识。
应该是厂区子弟。
李玩酷是太显眼,招摇,这两个太低调,沉稳。
子弟跟子弟差别也很大,主要还是父母教育的好。
“一会餐厅去包间,”张川说,“我给大家伙接风洗尘。”
电厂内的餐厅也是有包间的,一是火电厂地处的位置都很偏僻,方便接领导谈业务,接待。二是,电厂家属过来,也能吃顿好的,价格便宜,食材不错,还卫生。
当然,火电能源转型还是要看政策,有了资金扶持,上面点头,下面就有动力。
汪鹏的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这白嫩的小胖子,90后真是让人发愁。
扛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