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说得十分清楚:
“快!”
“准!”
“狠!”
如惊雷劈过旷野!
甚至都不用解释,郭宗训的这三个字便瞬间炸响在每个人心头,连风都似被震得停滞了片刻。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小小的郭宗训,竟都说不出话来。
就连大周皇帝郭荣此刻都无比严肃。
因为这三个字的确就是此次北伐的关键所在,只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水陆协同、速战速决”。
郭宗训自然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也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
上一世,他可是仔细研究过郭荣此次北伐的战略。
因为他本就对五代十国这个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很感兴趣。
原因无他,越是黑暗,越是能从中了解人性!
也正是对这方面的痴迷,他上一世才能成为体制内新锐,更是谈了一个“背景深厚”的女友!
或许是天赋吧,他很早就知道,底层出生的孩子,仅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认识到社会的真相与人性的复杂。
往往要到三十多岁,撞得头破血流了才知道,可为时已晚。
而在他看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了解社会真相,特别是人性……
收回思绪,郭宗训再次直视着父皇郭荣,稚嫩的声音有条不紊:“爹爹,孩儿窃以为,我大周最大的威胁无外乎南唐与北辽。”
“南唐如今已经向我大周俯首称臣,短期内必不会再犯。”
“而辽国强大,雄踞北方,如虎在背。”
“如今虽正值混乱之际,但终究会苏醒过来。”
“所以值此之际,必须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至少把燕云十六州夺回来,重塑屏障!”
“而想要抓住机会,就必须举全国之力,率精锐之师,水陆并进,先取宁州,益津关、瓦桥关,再取鄚州、瀛州,最后是易州和……”
此时的郭荣有点懵!
看着自己的好大儿一点点将自己此次北伐的战略要点说出来,他竟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听不清楚。
只能看见儿子那张小嘴巴在噼啪开合。
他是彻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甚至严重怀疑面前这个小家伙是不是被什么妖魔鬼怪夺了舍!
于是,他也不管正在激情喷沫的郭宗训,迷茫地扭头看向身边的人。
却见所有人此刻都像是活见鬼一般,一个个呆若木鸡。
突然,耳边再次响起了近侍供奉官曹彬的声音:“陛下,皇子真乃神童也……”
神童?
郭荣猛地惊醒过来,呆呆地看了看一旁的曹彬,又看了看已经讲完话,正无比期待地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最后又看了看早已惊得说不出话的众心腹。
皱了皱眉,再次回头看向郭宗训,神情无比严肃:
“还说你没有撒谎?”
“定然是你母后托梦告诉你这些的,否则你这可能会知道这么多?”
“这绝不是你这个年纪能分析出来的……”
见郭荣突然如此严厉地质问自己,郭宗训没有失望。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父皇这是在做最后的确认!
于是朝着父皇恭敬地行了一礼,面不改色道:
“不瞒父皇!”
“孩儿能分析出这些,的确拜母后托梦所赐。”
“但梦里,母后只是让孩儿转告父皇不必亲自北伐。”
郭荣皱了皱眉,一旁的心腹也都无比期待地看着这对父子。
郭宗训继续道:“不过,孩儿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脑子是迷迷糊糊的,可梦醒后,突然就觉得脑子清醒了、通畅了!”
“这种感觉就像便……”
他本想说,这种感觉就像是便秘了三天,突然肠道通畅,一泻千里!
但想想又觉得不合适!
于是脸不红心不跳地改口道:“就像是有人把我脑子里的瘀阻全部清理通畅了,还给我脑子里灌了很多东西!”
“孩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抵是娘亲帮了孩儿……”
顿了顿,见郭荣还在迟疑,又继续说道:
“爹爹,孩儿真的没有撒谎!”
“您想想,如果孩儿不是突然清醒了,即便是娘亲梦里告诉了我这些东西,孩儿又怎么可能记得住,说得出?”
说罢,他便静静地看着、等着。
他清晰地看到了父皇的眉头越皱越紧,不久之后,他的眉头突然跳到了最高。
锐利的眸子逐渐柔和,嘴角也跟着上扬。
很显然,父皇得到了确认。
郭荣并不知道好大儿在想什么,他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心腹,竟大笑了起来,但他并没有说话。
郭宗训暗暗佩服:爹果然是爹!
他这是在等那些心腹开口。
果然,随着一道声音响起,所有心腹竟都下马跪倒在地,齐声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降祥瑞,圣嗣奇才……”
随后,郭荣才真正完全放开,仰天大笑:“奇才、神童……好啊、好啊、好!”
一连道了三个“好”之后,他突然收敛笑声,大声道:
“听旨,即日起册立宗训为梁王……”
————————————
说明:
1、关于主角选择借“母后托梦”,树立“神童”的形象,可能有人觉得不合理。但时间紧迫,主角年纪又太小,只能借此博得柴荣重视,提高话语权。
2、柴荣总共有七个儿子:
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均与郭威的家人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
四子柴宗训:七岁继位,赵匡胤陈桥兵变,柴宗训被迫禅位,降封为郑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在房州去世,年仅二十岁。
五子柴熙让: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不知所终。
六子柴熙谨:宋朝初年病逝,据说也只有十几岁。
七子柴熙诲:宋朝建立后,柴熙诲下落不明。有传说称他被岳父卢琰收养,改名为卢璇,在浙江繁衍后裔,但此说法缺乏明确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