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县试在即(1 / 2)

随着越走越近,咸宁县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

青灰色的城墙不算高大,墙皮斑驳,有几处甚至露出了里面夯实的黄土。

守门的兵丁没精打采地倚着门洞,对进门的行人随意检查后,交了每人三个铜板的入城税,挥挥手便放行。

进了县城后,脚下是坑洼但还算齐整的青石板路,两旁则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比永乐镇当真是要繁华整齐很多。

顺着青石板路又继续往前走了段,到路口时王明远便停下脚步准备按照来时路上所说那般,分开去找提前约定好的客栈了。

钱彪勒住马,对王明远兄弟抱拳道:“王家兄弟,咱们就此别过。你们安心备考,回程时还是在这家‘平安老店’找我们的镖队,到时候送你们回去!”

“多谢钱镖头一路照应!”王明远连忙拱手道谢。

大哥也憨厚地笑着点头,背上那座“小山”般的行李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引得几个路过的行人侧目。

告别镖队,王明远按照之前蒙学同窗的交代,带着大哥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穿行。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点起了灯笼或油灯,昏黄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走过一条飘着浓郁酱菜味道的小巷,一块褪了色的蓝布幡子终于出现在视线里——“福来客栈”。

客栈门脸不大,两层小楼,木质的门板有些老旧,但擦得很干净。

昏黄的光线下,一个穿着深蓝细布长衫、身形略显清瘦的年轻男子,正指挥着两个伙计将几筐新鲜的蔬菜搬进侧门。

“动作麻利点!后厨张婶等着下锅呢!轻拿轻放,别磕坏了我的萝卜!”

那男子的声音带着点管事特有的干练,下巴上蓄着短短的胡须,看起来比几年前在蒙学时成熟稳重了不少。

正是他的蒙学同窗——李茂。

王明远心头一热,快走几步,扬声喊道:“李茂兄!”

那身影一顿,猛地转过身来。

灯光下,李茂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疑惑,待看清王明远的面容,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

“明远!”他快步迎上来,脸上是毫不作伪的欣喜,目光随即被王明远身后那座移动的“小山”吸引,仔细看了下才发现那座山下的人。

“哎呀!这是……明远的大哥?”他认出那背着山一样行李的壮硕汉子,正是王明远的大哥王明心(王大牛)。

“李兄弟,好久不见!”王大牛憨厚地笑着打招呼。

李茂激动的快步走到近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算着日子,估摸就这两天到!快,快进来!”

他一边热情地引着两人往里走,一边熟稔地吩咐旁边的伙计:“小六子,赶紧的,去后厨说一声,让张婶整治几个好菜!

蒸碗条子肉,炒个时蔬,再切盘猪头肉,羊汤多煮些,饼子热乎的管够!送到二楼‘竹’字号房!再打两盆热水上去!”

伙计应声去了。

李茂亲自带着他们穿过不算宽敞、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客栈大堂,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了二楼,推开一扇朝南的房门。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两床、一桌、两凳,但胜在干净整洁。

窗户敞开着,带着傍晚凉意的微风拂入,吹散了旅途的疲惫。

窗下栽着一小丛翠竹,在暮色中沙沙作响。显然,这间房的位置和朝向都是客栈里数得着的。

“怎么样?特意给你留的!”

李茂指着房间,带着点小得意,“向阳,通风,安静!离后面厨房也远,油烟味熏不着。最要紧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点狡黠的笑意,“按中房的价钱算!掌柜那老抠门那儿,我磨了好久的嘴皮子!”

王明远看着李茂眼中真诚的关切,再环顾这特意安排的房间,一路风尘仆仆积累的疲惫似乎都被这暖意驱散了。

他心中一暖,郑重地拱手:“李茂兄,让你费心了!”

“说这些见外话!”

李茂佯装不悦地捶了他一下,“当年家父出事,家中饭都快吃不起了,要不是你在蒙学里隔三差五带那些卤肉和饼子给我‘加餐’,我这把骨头早都饿散架了。

如今你到我的地界,我能不尽心?

行了,你们先歇着,洗把脸,热水和饭菜一会儿就到。等吃饱喝足睡一觉,明天我再带你们好好逛逛,认认考场去!”

他做事利落,安排好一切,便笑着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最新小说: 乾隆四十八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兽世:没想到吧,我把自己上交了 郎君他悔 孀妇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侯门庶子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快穿捞女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