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宴请(1 / 2)

喧嚣散去,王明远也被大哥放了下来。

他扯了扯被揉皱的衣襟,低声对身旁仍咧着嘴、黝黑脸庞上残余着亢奋红晕的王大牛说道:“大哥,走了。”

走出人群,王大牛才看到周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有人如他们般狂喜,更多人却是沮丧甚至捶地痛哭。

他脸上的笑容倏地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窘迫。

他搓着手,小声说道:“三郎……大哥刚才……是不是太招摇了?给你丢人了?”

王明远看着大哥摇摇头:“没有的事,大哥高兴,我……心里也欢喜。”

王大牛没再说话,只是收敛了喜色,沉默地跟在弟弟身后,不过脚步却比来时更显轻快。

虽然他面上恢复了冷静,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胡思乱想。

案首的哥哥!整个永乐镇,能考过县试的才几个?

他老王家,杀猪匠里,竟真出了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这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

肯定是祖坟风水好,对的,肯定是!

回家就得告诉爹,得去坟上好好烧纸,黄纸元宝要堆得高高的,让地下的祖宗们也跟着乐呵乐呵,保佑三郎府试院试一路顺当,真成了秀才公……

王大牛光是想想爹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笑成一朵菊花的样子,还有自己梦里都能笑醒的场景,嘴角又忍不住微微的咧开了。

不过这小心思他没敢跟弟弟说,只是默默的藏在心里回去跟爹再合计合计。

次日清晨,县衙门口放榜的喧嚣彻底散去。

王明远兄弟俩早早前来,领取县试通过的生员执照——一张盖着鲜红县印的文书,上面清晰注明了他的录取名次、籍贯,以及隶属的学籍,这是接下来府试的通行证。

负责发放文书的衙门小吏,态度是前所未有的客气,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恭敬。

王明远双手接过,没有半分倨傲,微微躬身:“有劳了。”

这份沉稳谦逊,让小吏脸上的笑容又真诚了几分。

就在此时,一个身着藏青绸衫、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踱步过来像是要找他。

王明远则不知道此人是谁,小吏连忙低声提醒:“是县尊身边的吴师爷。”

吴师爷目光在王明远身上扫过,脸上堆起笑容:

“这位便是王案首吧?恭喜恭喜!县尊大人有令,今晚在县衙后园设小宴,宴请此次县试三甲,特命在下知会王案首,务必赏光。”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县尊大人看过你的卷子,赞不绝口,直言你有‘秀才之姿’,望你戒骄戒躁,勤勉向学,莫负期许啊。”

“多谢县尊大人抬爱,多谢师爷传话。明远定当准时赴宴。”王明远恭敬应答,姿态放得极低。

一旁的王大牛听后,面上虽然依旧木讷,心里却翻江倒海。

县令老爷都夸三郎有秀才之姿了!

肯定是祖宗们显灵了!

回家上坟的贡品,之前脑子里计划的怕是不够,得再供个猪头!不对,起码得三个猪头!

他们家里无权无势,给三郎使不上力,就指望下面的祖宗们给三郎多使把力气了!

————

晚上,王明远特地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服,特地的收拾了一番。

靛蓝色的细棉布长衫,浆洗得挺括,虽无纹饰,却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那份书卷气在晚间的灯火下下更显沉静。

到了县衙门口,他和大哥分开,在仆役的引导下步入衙门后院。

到了后院,正首主位端坐的,正是那日考场中令他看他让他吓了一跳的刘县令。

此刻刘县令脱去了官袍,穿着一身深色常服,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儒雅,但眼神依旧锐利。

王明远上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士子礼:“学生王明远,拜见县尊大人。”

“免礼,入座吧。”

刘县令声音温和,抬手示意他坐在左侧下首。

王明远依言落座,目光微抬,便对上了右侧投来的视线。

张允也来了,穿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绸衫,神情复杂。

他今日终究是托了父亲的关系,设法看到了王明远的卷子。

那手筋骨开张的好字自不必说,细读之下,经义阐释虽不似自己那般引经据典、辞藻华美,却别具洞见,直指核心。

最新小说: 杀机无处不在 乾隆四十八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兽世:没想到吧,我把自己上交了 郎君他悔 孀妇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侯门庶子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