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院试开考上(1 / 2)

等了一会,几个穿着皂青色衙役服、挎着短棍的汉子鱼贯而出,分列两旁,眼神像刀子似的扫视着人群。

“肃静——!”一个领头模样的衙役扯着嗓子吼了一声,声音盖过了嘈杂,“院试入场!按次序排队!验明正身!敢有喧哗拥挤者,叉出去!”

人群稍微安静了点,但推搡的力道更大了。

王明远被裹在人流里,一点点往前挪。

王大牛、张文涛、张伯父他们被挡在了外面,只能踮着脚,伸长脖子往里看。

轮到王明远了,他走到一张长桌前,核验完文书。

书吏在名册上划了一下,扔过来一块半个巴掌大的木牌,上面刻着“丁字七十六号”。

“拿好号牌,去那边搜检!”书吏朝旁边一努嘴。

搜检的地方排着队,轮到王明远时,一个眼神冷漠的衙役上前一步,声音硬邦邦:“考篮放下!人站直!抬手!”

依旧是熟悉的搜身,熟悉的“贿赂”,然后被衙役看似粗暴实则温柔的放过。

“行了!进去吧!”衙役把翻得有点乱的考篮塞回王明远手里,挥了挥手。

王明远暗暗松了口气,道了声谢,拎起考篮,快步走进了府衙旁的考棚。

一进门,喧嚣声被隔绝大半。

他捏着号牌,借着天边刚透出的鱼肚白,在迷宫般的考舍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找了一会儿,终于在一个靠边的角落找到了。

位置不算太偏,而且离那臭名昭著的“臭号”区域也有些距离。

但……这排号舍看着也太破旧了点!

王明远眉头微皱。

眼前的号舍明显比上次府试的要小一圈,墙壁颜色发黑,好几处都开裂了,缝隙大得能塞进手指头。

顶上的瓦片稀稀拉拉,有几块还歪斜着,看着就不太牢靠。

他走进去后,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味扑面而来,呛得他咳了两声。

号舍里面更窄,放下一张木板桌和一个矮凳后,几乎转不开身。

更要命的是,背后那堵墙的砖缝里,泥土风化了大半,丝丝缕缕的凉风正从那些缝隙里“嗖嗖”地往里灌!

这真是货真价实的“空调房”啊!

不过这要是答卷时一阵风刮进来,把考卷吹跑了或者弄花了墨迹,那可就冤死了!

王明远不敢耽搁,立刻放下考篮,从里面翻出几块油纸。

他手脚麻利地把那些透风的墙缝,一条条仔细地塞紧、压实。

忙活了好一阵,才把漏风的地方基本堵住。

他又抬头看了看顶棚,暂时没发现明显的破洞或漏水痕迹,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这要是下雨……只能祈祷老天爷给面子了。

收拾完号舍,他还是依照上次的经验,趁着还没发卷,而且这会茅厕尚无人使用,气味还没有那么浓重,抓紧招呼衙役,起身去了一趟茅厕。

院试不同于府试,要连考三天,这几天要合理规划上厕所的时间和次数。

等他解决完个人问题回来,考棚里已经安静了许多,大部分考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等待。

没过多久,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几名衙役捧着高高的、用黄纸封好的考卷,开始按号舍顺序逐一发放。

王明远接过自己的考卷,他定了定神,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快速浏览了一遍所有题目。

第一题:“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要求:阐释此句精义,并论君子当如何于日常践行此道?

第二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要求:何谓“和而不同”?何以“同而不和”?二者关系如何?

第三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要求:此句与“民为贵”之思想可有相通?治国者当如何行此道?

第四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最新小说: 日升青鸾 前夫是我心头恨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杀机无处不在 乾隆四十八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兽世:没想到吧,我把自己上交了 郎君他悔 孀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