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和离之后(作者:听海观澜) > 和离之后(作者:听海观澜) 第49节

和离之后(作者:听海观澜) 第49节(2 / 2)

因不方便说话,裴钺只脚步略停了停,冲着明侍郎点头示意,随后追上内侍,继续往正殿中过去。

裴钺身后,一众候见的官员瞧着他颇显年轻矫健的步伐,不动声色,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裴世子前些日子出外差,听说便是往陕西去了,如今既然已经回来...

目光落在刚进门落座的明侍郎身上,有人羡慕道:“明兄这女婿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在他们眼中,世子这身份反倒代表不了什么,不过是领一份朝廷的禄米罢了,能被皇帝信任、派了差使,才是裴钺这个人的份量所在。

明侍郎淡淡一笑,颔首示意,却也不多话,摆出一副沉思的模样,十分稳得住。

这种不欲与人多说话的姿态,明侍郎自一步步升迁到如今,已经掌握得颇为熟练,尤其是最近这些天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多,明侍郎越发熟练。如今稍稍端正坐姿,敛了眉目,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为正事烦心”的气质,还欲搭话的人也就自然而然歇了找他说话的心思。

殊不知表面端容严肃的明侍郎此时正在心中暗爽:小女儿再嫁找了个比前女婿更好的夫婿,明侍郎想想便觉得心下舒坦。

随内侍到了正殿,正迈步进去的裴钺却没那么多心思,只模糊想着,明棠的眉眼似乎更像岳父一些。

龙涎香气淡淡蔓延,裴钺行过礼,将写好的折子递上去,便垂了手,静静等候。

皇帝翻开,初时还表情平静,翻到后面,怒火不由升腾:“真是好大的胆子!”

族中最高也不过是个四品官儿,也就在凤翔那样的小地方算得上当地望族,竟敢因不满知府清查隐田,推波助澜,害人满门后差人到京城拦轿鸣冤。

想着,眉梢一动,命汪伸:“宣晋王过来。”

皇帝宣召,晋王不过两刻钟的功夫便站在了御书房中,行过礼后,显得有些疑惑,显然不知父皇为何突然召见。

命人将那折子递到晋王手中,皇帝淡淡道:“你先看看。”

晋王看至一半,亦是怒火升腾:“这不可能,刘氏素来胆小良善,可见刘家教养如何,刘家又怎可能做出这样骇人听闻之事?”转向裴钺,斜斜一睨,正色向皇帝,“裴世子毕竟不擅此道,还请父皇派人重新查探过,不使人蒙冤。”

皇帝定定看了他几息,对晋王所请之事不置可否,见晋王在他目光逼视之中依旧梗着脖子,理直气壮的模样,心下失望至极:他欲知真相,前后派了两拨人过去,一应说辞都对得上,才能认定凤翔之事究竟如何。

而晋王,他的长子,不管心中作何想,竟能当着他的面,把因侧妃品性好,侧妃家中便不会犯下这样过错的话说出口......

“你回府去吧,在府中好好反省反省,等想明白了,再出来。”皇帝摆摆手,一句话都不想再多说,摆手命人下去,唤来汪伸,“宣刑部侍郎过来。”

晋王不意皇帝竟是这样一言不发便禁了他的足,不由慌乱:“父皇,儿臣不过说了句话,有哪里做错了吗?”

皇帝轻“嗯”一声:“想不明白,就回去好好想,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哪了,给朕上折子让朕看看。”

瞧着晋王临走时还似有些不满地偏头看了裴钺一眼,皇帝心下竟生出些淡淡疑惑:难道是他真的老了,以至于他的长子都到了岁数增长后变得蠢笨的阶段?

裴钺折子写得清晰全面,几处细节更与他先头派过去的人说辞重合,皇帝看看站在堂中长身玉立颇显气派的裴钺,再想想自家那个证据摆到脸前,不管青红皂白先为侧妃娘家开脱的长子,摆摆手:“出门这些日子,回衙门看看便归家吧,给你放几天假好生歇一歇。”

裴钺躬身应是,这便告了辞。

他离开这些日子,金吾卫中颇有几件下面人不好代他做决定,却又可以拖一拖的事务积累下来,知道指挥使回来了,来请示的人络绎不绝,忙完时已是下午。

正欲归家,以虞国公家三子虞高轩为首的几个人兴冲冲过来,要邀他到酒楼中为他接风洗尘。

一群人簇拥着,裴钺有心拒绝,但众人诚意相邀,又要么是交好的勋贵子弟,要么是他的得力下属,裴钺只得应下,事先说好:“便只用顿饭就好。”

相携去了酒楼,见裴钺果真打定主意滴酒不沾,素知裴钺脾气的众人也不费功夫劝他,要了酒来:“上好的梨花白,可惜世子没这口福了。”

众人年岁都不大,最年长的也不过是刚至而立之年,因裴钺离了衙门后素来和气,众人也放得开,不过片刻,气氛便欢乐起来。

晋王府中,却是气氛正僵硬。

晋王妃瞧着对面晋王那张阴沉的面孔,也没了心思吃饭,命人将东西撤下,屏退众人,微微蹙眉,关怀道:“殿下自从宫中归来便是如此,可是父皇训斥了?”

白天王爷被陛下召见,归来后却是大发脾气谁都不见,直到晚间才来了她这里,说要一道用膳,如今却是这副模样。

王妃是母妃为自己千挑万选的,与皇家连着关系的贵女,在几位王妃里出身算是个尖儿,晋王一向很以自己能娶到这样的王妃为傲。

此时听王妃问了,他也不遮掩,直接将上午的情景复述了一遍,说到最后,犹有些气恼:“刘家着实可恶!竟敢私下做出这样的事,还不做的周密些,让个毛头小子一查便查了个掉底。”

想了一天,晋王不至于还认为这事与刘家无关,心中却是又恼刘家私自行事,又恼刘家办事不力。

要是真能把这口锅牢牢扣在李知府的身上也就算了,有个做了这样事的儿子,礼部的李老头肯定也做不长了,他正好想个法子推个人上去。

省得在礼部尚书这个最适合上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位子上的人是个脾气臭倔的老头,半点暗示都看不懂。

晋王妃却是只听见了“刘氏素来胆小良善”这几个字便已心中警铃大作:一个能抢在她前头生下庶长子的侧妃胆小良善?晋王妃颇觉滑天下之大稽。

瞥了眼晋王的神色,晋王妃斟酌道:“许是刘家从什么地方,知道了殿下对李尚书不满,恰逢李知府在凤翔为官...于是忖度着殿下的心思,想着把这事办了,好到殿下跟前邀功。”

偏偏一家子没料到那人没死成,便没如预想中一般掀起轩然大波,引得皇帝震怒,反倒让皇帝下定决心细细查探有无隐情。

见晋王似是在回忆,随即面上浮现出一点怒火,晋王妃先是不悦——丈夫竟真在刘氏面前说过这些外头的事,随之压下,趁势道:“今日父皇不悦,多半也是因为殿下只听了那是刘氏娘家,就先为之开脱。”她含糊道,“为...者,最忌因好恶定生死。殿下是长子,父皇对您定然心中有期许。”

晋王听得入神,听至后面,面上阴霾散去许多,拍了拍晋王妃手背:“陶宁,多亏有你。”

晋王妃含笑垂首,继续道:“为今之计,还请殿下上书悔过,随后自请禁足,闭门不出,为父皇母后祈福,待年前宫宴时再出府。”总之,把悔过的姿态做足。

晋王连连点头,晋王妃犹豫半晌,补充道:“还有,刘侧妃...如今眼看着刘家要获罪,虽说罪不及出嫁女,但有个罪臣之女的母妃,恐怕大哥儿日后也会抬不起头,不若趁他如今年岁还小,自院中择一贤良的妹妹抚养。”

“皆按你说的办!”晋王一丝停顿都无,转头就问起了晋王妃所出的嫡次子今日都做了些什么。

晋王妃嘴角微勾,柔声细语,将儿子今日的事迹一一道来。

太平楼中,既已应了,裴钺虽不沾酒,也不会扫了众人的兴致,时不时接句话,闹得众人谈兴越发浓厚,一顿饭自申末用到戌初才算结束。

彼时已是夜色浓重,裴钺与众人分别,打马归家,先去正院与裴夫人说过话,料定以明棠的习惯,此时定未歇下,脚步轻快,回了诚毅堂。

最新小说: 我都能穿越了,祖国强亿点怎么了 每天免费一抽,我被当成禁忌神明 快穿:炮灰逆袭记 至死不渝 末世农家乐:我的休假有点忙 [西方名著同人] 福尔摩斯家的女仆 把心上人托付给三个兄弟后 坠欢 魔教当家主母 校草的豪门亲妈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