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侯门庶子 > 第四章熊大力

第四章熊大力(2 / 2)

熊大力长得五大三粗,站在那里,就好像一尊铁塔。但为人却很单纯,没有那么多心思,说起话来,也没有条理,絮絮叨叨,东拉西扯。

想到哪里说哪里,对贺重安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将武宁侯贺家的情况,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贺重安只是静静听着,时不时问几句话,将熊大力的话头扯回来。不要让熊大力说得太偏。

就这样,说了大半个时辰。

贺重安终于明白武宁侯府的情况。

贺家祖上乃是世袭榆林卫千户。在榆林本地为大族。满清入关天下大乱。贺家保用榆林。成为一方小诸侯。

大夏太祖北伐定鼎北京,天下大势已定,这才投降。被举家迁入北京。编入禁军。

太祖一朝,贺家没有得到重用。

太宗北征草原时,贺家家主贺胜领贺家子弟兵千余请战,太宗壮之,为先锋。

贺胜一往无前,脱离大队人马。咬住了虏骑的尾巴,杀鞑子小王子。鞑子大汗大怒,领十余万骑围之,贺胜夺黑水营而守之,奋战十余日。

营破,依车为阵。

粮尽,杀马为食。

最后剩下伤兵百余人。火药用尽,持刀步战。誓死不降。而后太宗带大队赶到。大破虏骑十数万,斩大汗以下,大小王公百余名。草原荡平。

是为黑水营大捷。

这才有了武宁侯贺家。

也因为这一战太惨,贺胜回家之后,子侄一辈没有几个活下来的,家中只有一些孩子,于是改了族谱,定下“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二十字作为排行。

其中悲痛,外人难以知晓。

天下人只知道,武宁侯贺家耐苦战。

所谓,知道你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从此武宁侯贺家,从此就过上与名号截然不同的日子。

自太宗后,明宗,宣宗乃至当今,近百年来。武宁侯贺家几乎无战不与。也因为降将出身,与皇室不亲近,打仗的时候捞不到肉吃,每次都是啃骨头。什么苦战,恶战,没有油水的战事,都是贺家上。

功劳虽有,但苦劳更多。

大夏爵位制度,除非太祖开国功臣,否则都是降爵继承,或者干脆是世爵。一世而终。而武宁侯贺家却能传承三代不降全是靠打出来的。

而武宁侯贺家本质,与其说是贺家,不如说榆林卫。

武宁侯贺家立功受赏,再加上自己采买。多年积累有东庄,西庄,北庄。一共两万多亩土地。

而这些土地,贺家全部分给家丁。一共有五百多户。都是象征性收一下租子。

每一个户都必须保证有一个子弟为侯府做事,如果太平的时候,就是在府上干干杂活,修个房子等等。

但如果遇见战事,就要披甲上阵。上阵杀敌。

这就是武宁侯府最大的底蕴与根本。

这五百户,世代为兵,厮杀娴熟。从小都被父辈教育武艺,与贺家子弟一起长大。在战场上,不管是做亲兵,还是督战队都有根本。

是以贺家人出外统率大军。带上这些家丁。足以镇住场面。让下面人乖乖听话。

如此一来,贺家子弟只要不是太过不靠谱。大胜或许不行。但大败是不会有。

这也造成了贺家与众不同的家风。

战场上说不定要谁救命的。所以主仆之间,是相对平等的。主仆尚且如此,府中气氛也比较和谐。

“如此说来,今后上战场,你就是我的亲兵。”贺重安对熊大力说道。

最新小说: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杀机无处不在 乾隆四十八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兽世:没想到吧,我把自己上交了 郎君他悔 孀妇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侯门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