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花好越圆 > 第三十七章:全民寿康,阡陌间的长生道

第三十七章:全民寿康,阡陌间的长生道(2 / 2)

医馆的墙上贴着“常见病症对照表”:发热可能是疫病,也可能是风寒,对应不同的治法;腹痛可能是吃了脏东西,也可能是着凉,处理方式大不同。百姓就算不认字,看图画也能猜个大概,少了以前“病急乱投医”的慌。

“以前觉得当郎中靠‘经验’,”王老先生对徒弟说,“现在才知道,还得靠‘格物’。知道咳嗽可能是粉尘呛的,拉肚子可能是水不干净,这才能对症下药——老祖宗说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医馆外的阳光照在“病历本”上,墨迹里混着格物的“理”和中医的“道”,像给每个患者的生命,都记上了一笔清晰的账,让病能被看见,被治好,被预防。

(三)暖阁里的“寿康图”

各地送来的“寿康报”堆成了小山:保定的“饮水过滤器”让肠胃病减少四成,苏州的“口罩”让染坊工人肺病发病率降了一半,京城的“杂粮推广”让孩童身高平均长了两寸……陈默一张张翻看,突然指着一张画像笑了。

那是西域画师画的“长寿图”:画面中央是四位头发半白却精神矍铄的人——像极了陈默、赵磊、苏晴、林薇,周围围着各族百姓,有老农捧着玉米,有商人拿着粮票,有士兵举着连发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背景是水车、商船、格物学堂,天上画着个大大的圆月。

“这画师倒懂咱们的心思,”苏晴笑着说,“把‘延寿’画成了大家一起过日子的模样,不是谁单独成仙,是所有人都能多活几年,多看看这花好月圆。”

林薇正在修订《全民健康书》,打算印十万册分发各地,里面既有“种痘术”“过滤器”的做法,也有“五禽戏”“食疗方”的图解,最后一页画着个“寿命曲线”:从三十年穿越来时的“人均四十岁”,到现在的“人均五十岁”,再到预估的“人均六十岁”,曲线像条往上爬的路。

“其实哪有什么‘长生道’,”赵磊看着曲线叹道,“就是让种地的别饿肚子,喝水的别喝脏水,生病的别等死,练身子的别瞎练——把这些‘小事’做好了,日子自然就长了。”

秦虎刚从军营回来,带来个好消息:边防军的平均寿命比十年前长了十岁,以前戍边士兵多活不过四十,现在五十岁还能骑马巡逻。“我让他们每天喝玉米粥,练呼吸法,受伤了用烈酒消毒,”他笑着说,“这比给他们发金银还管用,命长了,才能守得住咱们的‘圆’。”

暖阁外的月光,透过药香和墨香,落在“寿康图”上。画里的圆月仿佛真的在发光,照着那些长出来的日子,照着那些多出来的笑脸,照着阡陌间、市井里、军营中,无数个“好好活着”的普通人。

陈默想起刚穿越时,四人在寒夜里互相打气,说“能活一天是一天”;而现在,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还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活得更久、更好。这大概就是“花好月圆”的终极模样——不是定格在某一刻的圆满,是让圆满能一直延续下去,像条奔流的河,从他们脚下,流向很远很远的未来。

夜色渐深,太医院的灯还亮着,医官们在修订新的“防疫手册”,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像在给这漫长的岁月,轻轻哼着摇篮曲。

最新小说: 什么世界都穿只会让我暴富 快穿:满级大佬她无所畏惧 非讼之战 南华曲 书呆子!不许亲我 籃球場的粉紅誘惑 阴云(校园1V1) 开局退婚?她解锁美食系统被雄竞 年代:重生五六,大国工业 将军夫人已显怀,太子还在计划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