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万蓁蓁挣扎起身,进了瑶仙宫主殿内,又是咬着牙忍疼,又是低着头谢恩。尔后,殿外来人。
小黄门跪下来,禀话道:“禀贵妃娘娘,禀淑妃娘娘,领了仗三十刑罚的宫人受不住,人没了。”
“人没了,也是一个没福的。”长孙贵妃给出一个评价。
“贵妃娘娘您说的对,确实是一个没福的。”高淑妃赞同一回。尔后,吩咐小黄门,说道:“既然人没了,按规矩办事。”
听着主殿内,上首二位娘娘的叨叨,万蓁蓁沉默。
她想,或许,不,应该是在蕊香打翻食盒时,蕊香的下场就注定了。
只要事情闹起来,一直把十皇子晋王护成心头肉,掌中宝的长孙贵妃不会允许任何人践踏了晋王的威仪。
哪怕就是可能,也不会允许的。
小宫人冒犯了会怎样?当然是拿命偿。
这世道,贵人一根毫毛当万金不易。宫人嘛,如草芥,在贵人眼中可能一钱不值。
第10章 赠药
皇宫,东宫。
李子彻在陪笑,恭维太子二哥。对于青州一事今天有了结论。或者说结论不出乎李子彻的意料之外。
结果出来后跟前世一样,主谋从犯全是不重要的人物。
至于真正的幕后凶手是谁?此时尚未浮出水面。
问题就在于李子彻是当事人,前世他真的查过一遭。
“五弟来年大婚,到时候先开府,后观政,你心里可有中意的差遣?”太子关心的问道:“孤盼着替五弟在父皇跟前美言一番。”
太子问了,李子彻琢磨一下后,便回答了。
对于李子彻而言,青州之事,他不在意。反正旧事一桩,能拿来替自己谋一些好处,何乐不为。
真不在意?
等着离开东宫后,李子彻头也不回。
要说不在意,假的。
李子彻只不过是认清楚自己在父皇心头的份量,真是一点不重要。
青州之事,太子二哥的人手掺合一回。大哥宋王一样不干不净。
可二位皇兄如今还是得意体面,在朝堂上声势浩大。父皇中意太子二哥这一位继承人,同样满意大哥宋王这一位庶长子。
长子、嫡子,这份量又岂是排序中间,不中不溜的齐王李子彻能比的吗?比不得。
对于太子二哥的拉拢,李子彻顺杆往上爬。对于大哥宋王的拉拢,李子彻含糊不拒绝。
李子彻心中不偏不倚,他就想借二位皇兄的对抗之势谋一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