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以被打半死的代价为刘瑾解围,也因此进入刘瑾法眼,展现了他的野兽直觉,还有狠辣。他也从只是求生存,彻底走向争取权力之路。”
“而他对生存和食物有超乎寻常的渴望和执着,转化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野心和狠劲。”
“随着地位提升,安全感和物质满足后,被压抑的尊严渴望、对他人掌控欲、以及目睹权力魔力后滋生的野心逐渐抬头。”
“替身皇帝的诱惑和恐惧,最终催化了其欲望的彻底爆发和扭曲。”
沈善登道:“很好,你吃的很透,不过陈默这个人物有所变化,你做好心理准备。”
说着,把刚写的人物小传交给王凯。
王凯走后,沈善登忍不住爆粗:“妈的,太难了!”
从王凯一开始表演,沈善登便意识到了问题存在。
海外评奖,要生硬,不能有气度和规格。
有气度和规格说明有制度,有历史,和海外评奖基调就违背了。
而对于沈善登来说,这个海外评奖基调,完全是在挑战他的常识。
像后世《隐入尘烟》海外获得了提名,各种吹文艺范,属于主创有低认知天赋。
一个农村人勤劳肯干,又没碰上大病,日子应该是越来越红火,电影里一无所有。
“努力活着却活不好的不幸感觉,终其一生也只是苟活。”就这种感觉。
而沈善登没有这种低认知天赋,搞得非常难受,常识不停受到挑战。
沈善登紧急找来了,自己旗下顺为公关公司的负责人马有德:“有德,你给我办一件事。”
“我肯定办到,老板。”马有德保证。
沈善登道:“你让大家都认为欧洲三大电影节没给我奖,是它们的损失。”
“啊,我?”马有德懵了。
沈善登让他做的事,不只是让欧洲三大电影节没有给沈善登奖是对方的损失,比这还要更难。
是要在国内互联网舆论上,形成沈善登的电影能在海外获奖,不算野鸡奖,主要指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奥斯卡之一,是沈善登的胜利。
而这种胜利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对沈善登的认可,是沈善登这部戏,或者他沈善登给了这些电影节一个机会。
同时,如果《督公》没有获奖,依然是沈善登的胜利。
是海外电影节并不懂什么艺术,或者说他们嫉妒了,打压了如此这般。
总之依然是沈善登的胜利。
马有德初听,真的很怀疑沈善登是不是没睡醒,这不是做梦,这是许愿!
但是,马有德内心深处又有那么不切实际的念头。
也许,沈善登真能做到?
沈善登偶尔露出的一点东西,就能让他带着水军在互联网上,杀的黑子溃不成军。
如果说谁能做到这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他相信是沈善登。
马有德更看到了机会,如果能从接下来的行动,学到一招半式,对他职业和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提升。
产生这个感觉,马有德打算拼命了。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服务生、打螺丝,各种工作都做过,经历过诸多坎坷,有了家庭男人的觉悟。
马有德,沈善登旗下的公关公司经理,俗称水军头子。
带着沉重的压力,诸多的不解、疑惑,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亢奋离开了剧组。
没错。
简而言之,沈善登计划要变了。
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