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事的汉子随口说了句:“来哥儿被退过亲,你们说殿下可会替他讨回公道?”
他家里人应了句:“谁说的好,要说这事也是柳家先惹出来的。”
汉子眼珠子一转,起身道:“我去外边打听打听。”
家里人知道他的性子,可也拦不住他,他娘吩咐了句:“看看就好,这事轮不上我们插手。”
“知道了。”说着就拐出家门,看热闹去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还是这等大事,没多久就人尽皆知。
尤其是住在村口的那些人,他们可是亲眼看到徐家一家子坐着马车离开上巧村的,村长还在一旁守着,那一定是做不了假。
这事传到了柳如春家、还传到了那次在韩夫子门外,取笑徐风来几人的家里。
他们都一个反应,跌落在地、目瞪口呆。
*
徐风来自是不知村里的情况,马车在颠簸了大半天后,终于在城门关闭前抵达了府城。
何知府一下地就着急忙慌安排他们居住的地方。
除了周行川和徐家一家、蔡公公是被请到了府上,其他人则留在驿站,等明日再出发。
第43章
他们在何知府府上留宿了一晚。
翌日一早, 几人还在用膳,府上的仆人就来禀告说重五几人已在门外等候。
等一行人吃饱从府里出来,徐风来就发现马车被换了。
原是何知府知道他们一家坐不惯马车, 特意吩咐下人准备了更大更宽敞、可供躺卧的马车。
说起这个, 倒不是重五办事不力,只是县城到底比不上府城,能找出马车就算不错,若是想要这种可供休息的马车,就得花时间等木匠做好。
重五本打算来了府城再重新换, 只不过何知府比他动作更快。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 徐风来还没习惯身份上的转变, 被人这样特殊对待心里多少有些局促不安。
可他也知道对方是看在周行川的面子上, 甚至人家要讨好的对象也是周行川。
周行川深知此理, 心安理得接受了。
告别何知府后,一行人重新出发。
*
换了马车,接下来的路程果然好受许多,起码能躺着歇息, 于是一天的路有大半时间都是睡过去的。
所以徐风来没机会领略路上的风景。
就像府城,也只是匆匆一瞥。
他现在就只记得府城的建筑更高、道路更宽、路面更加干净, 摊贩行人也比溧水县多。
因着是骑马赶车回去, 去京城的时间大大缩短, 花个一旬左右就能到。
一行人在路上奔波七八日之后, 总算到了进京前最后要经过的一个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