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怀隽跪下,她也跪下。
从头到尾姜宓都没有抬头,一副规规矩矩地大家闺秀的模样。
这时,婢女将茶盘端到了盛怀隽面前。
盛怀隽端起了茶,先敬了平北侯,又敬了温夫人。
接下来是姜宓,姜宓稳稳地端起茶,递到了平北侯面前。
“父亲,请用茶。”
平北侯接过新妇的茶,喝了一口,如前世一般,将一张地契放到了托盘里。
姜宓叩谢:“儿媳多谢父亲。”
想象中的那句讥讽的话却没有听到,姜宓心中有些诧异。
她记得前世平北侯也是给了她一张地契,是京城的一间铺子。二房的郭氏看到后立即就说了一句:“侯爷真是大方,知道隽哥儿媳妇儿缺钱花,特意给她一个铺子,以后隽哥儿媳妇儿就不愁吃喝了。”
这话看似在夸平北侯,实则是暗讽姜宓穷酸。
虽心中疑惑,但敬茶仪式还在继续,姜宓直起身子,再次从托盘中端了一杯茶,递到了温夫人手中。
在看到温夫人的笑脸时,姜宓茶杯险些没端稳。
婆媳二人朝夕相处了三年,她何曾见过温夫人对她笑得这般开怀。
前世她来敬茶时温夫人全程板着一张脸,对她神色极淡,一副不愿搭理她的样子。今生怎得这般高兴?
温夫人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说:“好茶!”
接着,从一旁的托盘中拿起一个玉镯子,戴在了姜宓的手上。
温夫人顺势将姜宓拉了起来:“别跪太久了,快起来吧。”
姜宓没来得及叩谢就被温夫人拉了起来。
礼不可废,不然又得被人找麻烦。姜宓松开了温夫人的手,道谢:“多谢母亲。”
温夫人再次拉着姜宓的手,笑着说:“你这孩子礼数也太多了些,咱们武将人家,没这么多讲究。”
前世温夫人总觉得她礼数不够周全。
想到那些经历,姜宓觉得这句话充满了讽刺。
温夫人:“长得真好看,我一见就喜欢。”
温夫人前后两世对她的态度天差地别,姜宓有些不太适应,不知她究竟是装的还是发自真心。她下意识看了盛怀隽一眼。
盛怀隽瞧出来姜宓的不自在,看向盛怀旭。
“这位是三弟,夫人还没见过吧。”
盛怀旭立即站了起来,朝着姜宓行礼:“见过嫂嫂。”
姜宓回了一礼:“三弟。”
随后,连翘将托盘递到了盛怀旭面前。
盛怀旭从托盘里拿出来玉佩,当场就将玉佩挂在了腰间,笑着说:“多谢嫂嫂,我很喜欢。”
站起身时姜宓就发现今日的异常了。
二房的人竟然都不在!
这太反常了。
前世敬茶时二房的人也来了,整个侯府的主子除了老夫人没来其余人全都来了,别提有多热闹了。方才她进来时一直垂着头,因此没注意到这一点。
前世盛怀旭说完这番话,郭氏的儿媳宋氏便笑着说:“当年我成亲时送三弟的玉佩都不见三弟戴在身上,可见是不喜欢,还是大嫂了解三弟,送的合三弟的心意。”
她都已经想好如何去应对郭氏和宋氏那些酸话,没成想两个人都没来。
不过,即便是她们二人没来,为了避免以后有什么说不清的,她还是将想好的那句话说了出来。
“初次见面,我也不知三弟喜欢什么,昨儿我特意问过你兄长,是他亲自为你挑选的。”
闻言,盛怀隽挑了挑眉,眼底多了几分笑意。
盛怀旭狐疑地看向他大哥,前些日子大嫂还打了他大哥,今日两个人就和好了?
盛怀旭:“大哥眼光真好啊!”
盛怀隽很乐意在旁人面前装一对恩爱夫妻,看着弟弟,笑着说:“你喜欢就好。”
看着大哥脸上的笑意,盛怀旭突然觉得瘆得慌,跟看见鬼似的。
见儿子儿媳夫妻和睦,温夫人很是满意。
“好了,去见你祖母吧,估计她也等久了。”
出了正院的门姜宓心中仍旧带着几分疑惑。
今日太奇怪了,二房没来凑热闹,温夫人也待她很和善。
姜宓沉浸在疑惑中,没注意到脚下的台阶,差点摔倒。幸好盛怀隽眼疾手快,将她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