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站起身,茶杯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发出一声脆响。
他却恍若未闻,眼中只有狂喜与顿悟的清明。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不求强融,而求相合!先分后炼,提纯归源!这才是炼器的根本!”
他对着杂货铺的方向,深深一揖,神情肃穆到了极点。
这一拜,拜的是解惑之恩,拜的是再造之德!
随即,他扔下一锭银子,疯也似地冲下茶楼,直奔自己在大骊京城的工坊而去。
林安正躺得舒服,似乎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翻了个身,嘟囔了一句:
“谁家放炮仗呢?”便又沉沉睡去。
……
三日后。
国师府,书房。
崔瀺手持一卷书,静静地听着身前公输旦的禀报。
公输旦双手捧着一柄崭新的短剑,神情激动,语无伦次。
“国师!晚辈明白了!那位先生……那位先生以寻常废弃之物,为晚辈演练了‘万物归本’的至高妙法!土石之秽,草木之枯,金铁之锈,琉璃之净……看似皆为无用,实则各有其道。不可混同,不可强求!”
他将那柄短剑呈上。
“晚辈回去之后,便遵从此法,先将所有材料分门别类,逐一提纯,剔除其中相冲相克之杂性,再依五行相生之理,依次熔炼。终、终炼成此剑!国师请看,此剑名为‘清源’,虽用料普通,但其灵性之纯粹,远超晚辈毕生所炼制的任何一件法器!”
崔瀺放下书卷,接过那柄名为清源的短剑。
他没有去看剑刃的锋利,也没有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灵气波动。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剑身。
剑身清澈,如一泓秋水。
他能感觉到,这柄剑内部的各种材料,并非是粗暴地挤压在一起,而是如同水乳交融一般,形成了一个和谐而稳定的整体。
没有丝毫的冲突,没有半点的滞涩。
这是一种全新的境界。
“一举一动,皆是点化。寻常小事,亦含大道……”
他原以为,让公输旦去观摩,是想借那位先生的道韵,看能否助他勘破心障。
却未曾想到,那位先生竟如此体贴,直接用一种最直白,也最深刻的方式,为公输旦上了一课。
教你炼器,甚至都懒得跟你谈论炼器本身。
他只是分了分垃圾。
崔瀺的目光,望向城南的方向,眼神愈发深邃。
“公输旦。”
“晚辈在!”
“你悟出的这个‘万物归本,分类提纯’之法,很好。即日起,传授给大骊王朝工部所有炼器师。”
公输旦一愣,随即大喜:“谢国师!”
“但是,”崔瀺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平淡,
“此法,是你闭关三载,苦思冥想,自行悟出的。与旁人,再无干系。你可明白?”
公输旦心中一凛,立刻躬身道:
“晚辈……明白!此法乃晚辈呕心沥血所得,蒙国师看重,方才献于朝廷!”
“很好。”崔纁点了点头,“下去吧。”
公输旦恭敬地退下。
书房内,重归寂静。
崔瀺看着那柄剑,许久,嘴角才勾起一抹意味难明的弧度。
一个能随口哼唱出《问心》曲调,能身带九天仙香,能以收拾废品来点化炼器宗师的人……
他那间小小的杂货铺里,扔掉的都是这种能启发一个行业的东西。
那他……没扔掉的,又会是什么?
崔瀺忽然对林安的那些垃圾,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