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们,平时确实都是在围绕王之誓约生活,有时候吃饭的时候苏染都能看到他捧着手机在补外赛区的比赛录像。
但是吧,古山源就是那种看过就看过的人,他看比赛的视角完全就是观众视角。
看完比赛后他会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呢?
xx队赢了,怎么赢的?开团赢的。
为什么要开这波团,为了开这波团这个队伍前期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另一个队伍是不是有什么机会可以抓住但是错过了,如果我是场上其中的一个选手,我会如何做?
所以,古山源的这种行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无效努力。
当然,可以换一个当代学生更有共鸣的方式来进行描述——猛背单词三个月,归来依旧abandon。
至于钱其和陈良,这两个人的问题不怎么典型。
属于那种各种小毛病都有一点,但是大病真没有,不过这么多小毛病凑一块儿,确实也是够闹心了。
而刘浩的问题,是一个指挥最不该犯的问题,他过于的专注自己这条线了,没有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全队的情况。
就拿刚才这局对线的例子来说,哪怕中下两条路并不进行换线,但是刘浩其实也可以在一些时机去到中路帮助钱其缓解一定的压力。
比如苏染去上路的时候,下路是两个人面对一条没人的线的。
这个时候虽然时间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晚,但是刘浩去中依然可以帮助钱其缓解一定额压力。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刘浩在刚才那局里选的的英雄是可以给队友提供回复的,在有了他的帮助后,钱其就可以不那么忌惮武灼津的消耗,至少多吃十个兵。
能不能补刀就是补刀功力的问题了,这个不计入考虑范围内。
同时,刘浩不在下路分古山源的经验,古山源也可以稍微地多补一下发育,也不至于在苏染回来以后被多拉开一级的等级差。
过于着眼下路的对线,在对线期的时候想不到其他路的情况,其实也不完全算问题,而是刘浩之前残留下来的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问题,也是在之后的时间里需要强行去纠正的东西。
训练赛的过程里,刘浩的团战思路还是比较明确的,一些队伍关键选择的决策也做得中规中矩,改善对线期视角这个问题以后,苏染相信他还是会有一定的进步的。
龙昌文和刘浩脱离危险区,现在还在危险区等着被雷轰炸的兄弟还有死人。
古山源的眼神已经空茫了,从苏染和刘浩针对要不要换线进行辩论开始,他的眼神就失去了焦点。
于是,苏染果不其然地在下一个就点到了古山源。
人都傻了,一开始就不问太难的问题了。
“古山,我和你纯对线打了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