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东方璃眼睛更亮了,“是不是能让人听指挥的那种?”
老御医被问得哭笑不得:“那是邪术,不是医蛊。医蛊是用来治病的,比如这飞蝎蛊,它的毒液提纯后,能麻痹神经,缓解剧痛,当年……”
几人围着医书讨论起来,阳光透过药房的窗棂照进来,落在摊开的书页上,映着药材的清香,倒有种跨越地域的默契。
拓跋贺的身体日渐好转,这得益于慕容馨与南蛮太医的精心调理。每日清晨,慕容馨都会准时到养心殿,为拓跋贺诊脉、施针,再根据脉象调整药膳方子。
这日,慕容馨刚为拓跋贺施完针,就见小太监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进来,碗里飘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这是……”慕容馨皱眉。
小太监小声道:“回郡主,这是李太医按老方子熬的‘百虫汤’,说是能补元气。”
拓跋贺看着汤药,脸色也有些发白:“朕喝了三日,总觉得恶心。”
慕容馨端过汤碗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这里面有蜈蚣、蝎子、蟾蜍……虽都是药材,但若处理不好,腥味重不说,还容易伤脾胃。陛下刚清了毒,脾胃虚弱,哪能喝这个?”
她转身对小太监道:“去御膳房,取些山药、莲子、茯苓来,再要一只老母鸡,我来炖汤。”
半个时辰后,一碗香气四溢的山药莲子鸡汤端了上来,汤色清亮,飘着几片枸杞。
“陛下试试这个。”慕容馨盛了一勺,“山药健脾,莲子安神,茯苓祛湿,配上老母鸡,温补不燥,比那百虫汤适合得多。”
拓跋贺尝了一口,果然温润爽口,没有丝毫腥味,不由得点了点头:“还是馨儿的方子好。”
正喝着汤,拓跋烈进来了,手里拿着几份奏折:“父皇,这是今日的政务,儿臣已批好,您过目。”
拓跋贺放下汤碗,接过奏折翻看,时不时问几句,拓跋烈都一一作答,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慕容馨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见拓跋贺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欣慰。
“烈儿,”拓跋贺放下奏折,叹了口气,“这些年委屈你了。”
拓跋烈一怔,随即躬身道:“儿臣不敢。能为父皇分忧,为南蛮尽忠,是儿臣的本分。”
“傻孩子。”拓跋贺伸手,想拍他的肩膀,却因虚弱顿了顿。拓跋烈连忙上前一步,握住父皇枯瘦的手。
“当年若不是朕糊涂,听信了拓跋苍的谗言,你母妃不会含冤而死,你也不会……”拓跋贺的声音哽咽,“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
“父皇言重了。”拓跋烈的眼眶有些发红,“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如今最重要的是南蛮的安稳,是告慰母妃的在天之灵。”
慕容馨悄悄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