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君子之剑 > 君子之剑 第22节

君子之剑 第22节(2 / 2)

许久,那白茧一点点变小,最终消失,露出其中一袭白袍的宁和,以及她手中一柄散发着朦胧白光的三尺剑影。

宁和睁开眼,一双清澈黑眸有若水洗,清透无比。

她愣了一会儿,握着剑站起身来,回头看了看前方轰隆直下的瀑布,又看了看天上红日,再低头看了看脚下青石台阶,目中渐渐浮出恍如隔世之感。

就在此时,就听身后忽猛地传来了句:“呔你个书生,要呆到什么时候!你过来,我来问你!”

宁和吓了一跳,一下转过头来,对上一张模糊面貌,连退两步,才想起来此为何人,忙面带歉意地拱了拱手:“前辈勿怪,晚生……”

她忽然怔了一怔,顿住了。脱离了那方幻境世界,宁和原本的记忆便已逐渐恢复,虽说两段融合让她恍了一恍,但——她记得这人方才分明是穿了身深青色袍服,而如今,却换了件青色道袍。这道袍分明瞧着十分眼熟……

“你是、你是河东郡外那指路道人!”

这人在入幻境之中后声音也未变,宁和略一思索,就想了起来。

“哼。”男子冷哼一声,手一拂,身上道袍就又变回了原来的青衣。他走到宁和身前两阶上立住,居高临下地打量她半晌,道:“你说说,你第一回 是怎么入的道?”第一回?宁和为这三个字微愣,但还是很快将当日情形简洁说了说。

“难怪。”青衣男子听罢,目中了然,随即又看了眼宁和手中剑影,嗤笑一声:“你这后生,运道倒当真不错!”

那语气听着,却莫名有几分苦大仇深之意。

宁和听了,连忙反手将手中剑影消去,虚心一礼道:“还请前辈赐教。”

“好罢。”那青衣男子说:“我看你也没学到什么正统东西,今日便教一教你。我问你,你可知何为入道?”

宁和摇头道:“只略知一二。”

青衣男子负手于石阶上缓缓走动:“入道,即于胸中萌生出一粒道种。修者入道,有三条路可走。”

“这第一条,也是大多修者所走之路。此法各门各派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是以静心澄明,或诵念经文、或挥使兵刃,以求沟通天地,引得道种入身。身具道种,便可经观灵修炼之法催发此种,生成内府,即可养气纳体,从此彻底踏入道途。”

“第二条,则是以师门长辈之中已生内丹者,将府中内丹祭出,入其体内以催生微薄灵气,从而引得道种生出。但此法需借他人外力,所得道种孱弱,催发不易,且于借丹者也有损耗,故用者较少。”

“而最后一条,也是最为稀少的,就是以契机入道。此种入道,需合天地契机,即天时、地利、人和,道种应运而生,正如水到之渠成。契机入道者,无须观想,道种生则内府成,是为天生内府。契机一物,看不见摸不着,非人力刻意所能寻,可遇不可求,故而古来罕有。”

说到此处,青衣男子古怪地看了眼宁和:“而你,以契机入道了两次。”

“两次?”宁和听得愣了一愣,随即恍然道:“可是方才于幻境之中……?”

“正是。”青衣男子道,“修者入道后,天地即降下元气助道种长成。尤其以你等契机自然入道者,最为丰厚。元气为先天之气,于我辈修者有极大好处,可开拓经脉、筑成内府之基。然我听你所述,你当日恐已强行将这元气化作了剑芒斩出,后又经险死一场,体内元气恐消耗殆尽。故而,你根基不稳、修行缓慢,连你那天生而来的心剑也使不出来。”

这青衣男子显是见识极广,三言两语便将宁和情形说得清楚分明。叫她听完心中一片明悟:“原是如此,多谢前辈解惑。”

“谢什么,

”青衣男子瞪了她一眼,“我还没说完!”

宁和赶紧作洗耳恭听状。

青衣男子说:“但是,方才你在进了仙梯幻境之后,居然又一次契机入道了!此等奇事,我真是闻所未闻,你倒真让我长了回见识。”

他说着“长了见识”,那语气却一点也不像夸奖。宁和眼观鼻鼻观心,明智地保持沉默着。

那青衣男子踱着步左右绕了两圈,才道:“心智坚定者,道心不移,勘破幻境,幻境自解。你却自始至终沉溺于幻之中境,丝毫未觉异常。如此情形本该就此困于其中,待青云顶关闭后被送出山外——可偏偏,你居然在幻境当中入道了!你忘却修仙之事,只当自己是个凡人,自可入道。但你实际分明已经入道,岂能再入一回?天道相悖,区区幻境,又如何抗得住天规之力?当即便整个崩碎了。”

宁和这才得知自己从境中脱出始末,张了张嘴,也有些不知该如何评说。

就听男子又道:“我说你好运道,正是因你这阴差阳错的二次入道,天地元气再降,恰将你原本亏空补满。偏偏幻境还于此时崩碎,正是你内府复原急需养气之时。天生内府者本就经脉宽广,你这人更是其中翘楚,我这仙梯幻境百年来积蓄的灵气都被你掠去鲸吞一空!”

宁和:“………”

说着,青衣男子愤愤一甩袖,指着宁和腹处,气道:“我看你这一回,恐怕不久后就将化气成丹了罢!而反之贫道我,却不仅需得设法将这幻境重新造出,还得消耗自身将所亏灵气重新补满,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宁和沉默片刻,一揖道:“是晚生之过,若有弥补之法,但请前辈说来,晚生愿竭力一试。”

青衣男子原本只是抱怨一通,却不想宁和如此干脆认下,还说要承担,愣了一下,打量片刻见她神色不似作假,心中郁气倒消了些,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能弥补个甚么。时也运也,运也命也,算贫道倒霉,你自往前去吧!”

宁和听了,忙再施一礼道:“谢过前辈不怪之恩。”

说罢,迟疑片刻,依言转过身,继续顺着石阶往上走去了。

倒是青衣男子站在原地,望着她背影片刻,摇了摇头,口中道了句:“怪哉,吾观此子心性,不像是当沉溺于幻境之人。方才却为何始终堪之不破呢?”

若是宁和能听见他此问,倒是能为他解惑。

只因此幻境,考的是登梯者“道心”,即坚定求仙之心。可宁和,并无此心。

兵戈黩武非我欲,财色奇珍非我欲,长生不死,亦非我欲。我所求者何?飞天遁地,手握开山劈海之力,在宁和心中未必就比待在岐山县外一小小书院之中更合心意。就如在幻境之中时,宁和自始至终未觉出自己身处幻境,就是因为:她打心里觉得这就是自己当过之生活,当做之事。

可疑惑之处未解,就与她未登梯之前所想一样:若无手中之剑,那日书院二妖不可斩,又当如何?

而经此幻境后,此惑更甚:若无翻天之力,秦石让秦兄之事何解?贤良智士心血倾付、含恨而终,她又该当如何?

幻境之中那无能为力之感萦绕心头尤新,而她自己,更是竟在听闻秦兄之死后再一次激而入道——这是否意味着,无论如何,我都会走上此途?

我之路,究竟在何方?

第三十七章

有风过, 蒙蒙的水汽被风卷起,在阳光中化作白茫茫的烟团——起雾了。

宁和的步伐慢了起来。她微微皱起眉,仰头向上望去, 上方的石阶隐没在一团浓雾当中。因这石梯悬在空中, 又或者可以说, 有一片不知从何处飘来的庞大的云团,将前方的一截石阶给整个包裹了进去。

最新小说: 神禁 魔道遮天 她收了大魔头们做徒弟 ????h? 云中仙(h) 全星际的凶兽都宠我 真千金是蜀中大巫 百草记年 神君壞壞 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