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内依旧繁华一片,赶了许多时日路的白辰终于回京了。
刚刚下了马车他便直奔宫中而去。
老朱可不喜欢懒惰的人啊,自己在老朱心里的好印象得保持下去。
进了紫禁城,来到通政使司应了下卯后,到自己的办公处坐下后便要提笔写奏章。
可巧就在这时,有太监赶来通政史司通传。
“左参议大人,皇上让奴才来传口谕,请左参议大人尽快去御书房面圣。”
白辰闻言眉毛挑了挑,“多谢这位公公,本官这就去。”
随即放下豪笔,跟右参议等一众同僚打了声招呼便风风火火朝着御书房去。
一刻钟的功夫白辰来到御书房,二虎手下的公公见到白辰,笑脸相迎请白辰自己进去。
白辰跨进御书房,只见老朱同志正在练字,写的歪歪扭扭,但其脸上满是喜色,看起来兴致不错。
“陛下,微臣觐见。”
“啊,是左参议回来了,呵呵这一趟与朕的女儿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啊。”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让白辰一时还猜不出这老朱心里啥意思。
自己这趟去干啥,他老朱能不清楚嘛。
“陛下,微臣知错。”
白辰并没有犟嘴,而是随着老朱的话直接认错。
“嘿嘿,左参议咱只是开个玩笑,别这么严肃,咱知道你这一去办了不少事,也哄的宁国公主开心不少。”
“但咱要说的是,左参议下次对付那些贪官污吏手段给咱放的更狠一些。”
“最起码也要剥皮萱草!”
闻言的白辰无语。
老朱的心够狠啊,不过老朱的话没说错,这也才洪武十年,必须要将那些不良的歪风邪气刹住。
不然未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自己不与胡姬亲密交往为的是什么,不就为了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发,不受牵连吗。
“是,陛下言之有理,贪官污吏害民害国啊。”
“嗯,算你小子识相,行了这一趟的事情咱已经知道了,叫你来是为了其他的一事。”
“告诉你吧咱已经同胡惟庸以及李善长和御史丞相刘伯温商量过一次了,但咱还是想听听你这个左参议的看法。”
朱元璋挑了挑眉,将手中笔放下。
便是承办国子监以及设立詹事府负责太子教育。
闻言的白辰一愣,脑海中浮现出朱标的名字。
这个因病去世的太子,可是一位在老朱心里有着非常地位的人。
洪武后期老朱大屠杀,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朱标的病逝。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可行,太子乃日后大明的基石,自然要注重培养与教育的。”
说这话的同时,白辰也在心里暗自祈祷,朱标这一次你可别那么早死啊。
“嗯,既然如此咱这便下旨,早日将标儿培养出来,咱也能早日享享清福。”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下定决定道。
“英明无过陛下。”
白辰不着痕迹的拍马屁起来。
而朱元璋笑眯眯的也很是受用,“对了,还有一事便是关于军事上的,咱看你小子比其他的文人不同啊,打打杀杀的事情想来也吓不到你。”
“讨伐川藏的战事已经打响了,怎么样小子,要不要去前线逛一逛。”
白辰闻言露出白牙苦笑,“陛下高看微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