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京营(2 / 2)

这,才是他所有改革的基石。

这,才是他这个“大明CEO”,真正要抓在手里的“核心资产”。

朱由检重新睁开眼,眼中的最后一丝波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冷静与决然。

他将那份东厂的报告放在一边,然后铺开一张全新的白纸。

他拿起炭笔和直尺,开始书写。

《关于京营“资产重组”及“扭亏为盈”之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及问题分析(现状评估):

根据东厂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京营作为大明核心安全部门,已严重“资不抵债”。其账面资产(兵员、装备)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人力资源(兵员素质)极端劣化,运营成本(军饷)高昂,而核心产出(战斗力)近乎为零。

结论:京营,已是持续性巨额亏损、对集团安全无法提供正向价值、随时可能因外部市场冲击(战争)而导致“破产清算”(全军覆没)的,第一优先级之“不良资产”。

二、项目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于一年之内,完成对京营的全面重组,建立一支规模为三万人的“新核心军”。

关键成果:

1:新军需具备在京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能力。

2:新军的指挥体系,必须绝对垂直于皇帝本人,排除任何中间层(文官、勋贵)的干扰。

3:新军的运营成本,必须控制在每年五十万两白银以内,实现“降本增效”。

三、项目执行路径:

第一阶段(1-3个月):清产核资(整顿腐败)。

行动:成立专项审计小组,以雷霆手段清查空饷、侵占军田、盗卖军械等行为。核心目标是“打扫屋子”,清除腐败存量,回收部分被侵占的资产。

第二阶段(4-6个月):组织架构重组(改革编制)。

行动:废除旧有卫所世袭制,裁汰老弱病残。建立以“师-旅-营-连-排”为基础的全新编制。军官选拔,唯才是举,打破勋贵垄断。

第三阶段(7-12个月):核心业务升级(强化训练与装备)。

行动:引入新式火器(燧发枪),改良火炮,推行“三叠阵”等新战术。建立与军功直接挂钩的晋升体系。实行高强度、高淘汰率的实战化训练。

四、资源预算及激励机制:

预算:由“CEO办公室”(内帑)直接拨款五十万两,作为项目启动资金,该笔资金不受户部等传统财务部门掣肘。

激励机制(核心):

军功授银:建立明确的、可量化的战功奖赏标准(如斩首、夺旗、破阵等),战后即时兑现。

军功授田:明确规定,凡参与对外作战,每收复百里失地,该次战役有功将士,可分得其中四成土地的所有权。

战利品分配:明确规定,作战缴获之一切战利品,两成归“公司”(国库),两成归将领,六成归士兵。

他写下最后一行字,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沉重的墨点。

这份计划书,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这个时代规则的背叛与颠覆。

它不再依靠忠君爱国的道德说教,而是用最赤裸裸的利益——银子、土地、战利品,来驱动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

它要打造的,不是一群为国尽忠的士兵,而是一个全新的、以战争为生的“军事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荣辱兴衰,将与他这个皇帝,与他发动的战争,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他们的敌人,将不仅仅是建奴和流寇,更是那些阻碍他们获得土地和财富的大明内部的所有旧势力。

朱由检放下炭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一股冰冷的夜风瞬间灌了进来,吹得他衣袂翻飞。

他看着窗外那轮清冷而孤独的明月,它照耀着这座沉睡的宫城,也照耀着宫墙之外那广袤而黑暗的土地。

“蓝图画好了……”朱由检轻声自语,声音被风吹散。

“现在,需要一个能把这张图纸,变成钢铁大楼的‘项目经理’。”

他的目光从夜空缓缓移回到桌案上的那副京师地图上。

他的手指轻轻地划过地图。

从紫禁城的位置一路向东,最终停留在了地图上一个被着重标记出来的府邸之上。

那里,是英国公府。

“一个……有足够的分量,来压住那群骄兵悍将和勋贵耆老的人。”

“一个……家族的荣耀,来自于赫赫战功,却又眼看着这份荣耀,在糜烂的和平中,渐渐褪色的人。”

“一个……有荣誉感,有羞耻心,却又被祖宗之法和阶级利益捆绑,无路可退的人。”

“张维贤……”

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复杂难明的笑意。

那笑容里有期许有算计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即将被推上这条不归路的孤臣的淡淡的怜悯。

他知道,当这份白皮书交到那位老国公手上时,一个旧的时代将伴随着一位老臣的悲壮抉择被彻底埋葬!

而一个新的...充满了钢铁与火焰的时代,将由此拉开序幕!

最新小说: 乱世悍卒,先抢大将军花魁娘子 穿书成弃妇,反手搬空夫家去流放 烽火重燃:玉微归 侍女千千岁 边关小兵,从绑定军事体验馆开始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从逍遥世子到君临天下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