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洋彼岸,还是北方邻居,如果要在中国选择一个政党来做交易。
肯定会选择扶持一个道德下限比较低的家伙。
打压一帮致力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有识之士。
不管我党,还是我军,未来的道路都不会缺乏敌人。
“卡尔逊知道八路军很多习惯和传统,比如‘军官和士兵’,叫‘干部和战士’。战士之所以打仗,是因为他们接受了充分的思想教育,知道是保卫大家的共同幸福。向国外记者说我们每次战役之前都举行会议,详细解释和讨论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和性质、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仗打完以后,充分分析胜败的原因和它同抗战的总目标的关系。”
要知道,曾纪兰这些说法,唐司令也在一些报纸上看见过。
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内,国民党高级将领们不认为八路军能做得到。
如今实地观摩渤海支队以及附属部队作战。
唐司令对于自己带兵的能力,第一次产生了质疑。
尴尬的开口说。
“曾副司令真是博学..以您的能力,就不该到一线带领作战部队,或许留在后方,培养出更多基层军官,对抗战作用更大。”
这感觉很难受。
从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唐聚五做梦都想跟带领一支精锐铁军,杀回东北去,像十殿阎罗一样,战无不胜,杀出赫赫威名,收复白山黑水。
事实上,他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失败,能力甚至不如眼前的这位女干部。
而昔日并不看中的一些下属,比如陈富贵,周满囤,比如范卫山,可能一线的带兵,指挥的能力,早就已经超过了他。
“不是这样的,我说的这么多,是因为我们八路军是一个团队...团队中的所有人,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发挥出来了,唐司令想要成为八路军的一员战将,不是要先熟悉我们部队的特质吗?”
从后方到前线,唐司令自信满满的来。
看着八路军打仗,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这哪里是在轮战,这就是八路军将士以生命为代价,在跟鬼子血拼中,雕琢自己战斗技艺。
曾纪兰在抗大带过很多学员,岂能看不出来。
“相比国军注重黄埔体系,却不注重士兵培养。对基层简单,粗暴的下达命令,执行命令,我们党是把整个军队的干部战士,当成一个熔炉,表现好的战士,会集中起来学习,会提拔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这一仗打完,山东肯定也会创建抗大分校,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行能力,统一一些执行过程中的原则尺度。”
曾纪兰的笑容很亲切。
言之有物。
不厌其烦的解释。
唐聚五有点明白了,可能是江向阳委托她来帮助自己的。
自己要真正成为八路军的一员,成为有一定指挥权的真正将领,带着八路军战士为人民打江山,就不能躺在组织义勇军的功劳簿上,或者说以自己之前的抗战经验去做事。
除了自己在基层观摩渤海支队以及其他八路军部队训练,作战之外。
还要去前指,甚至去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