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20章 小试牛刀(一)

第20章 小试牛刀(一)(1 / 2)

1938年6月,夏意正炽,烽火又起。

日寇的野心,如同长江暴涨的洪流,滚滚西进。继徐州会战之后,日寇贪婪的目光已死死盯住了华夏腹心之地。

武汉!

这是一场注定惨烈的国运之战。日军倾其全力,三路巨钳,轰然合拢。

南路,以华中派遣军为主力,凶悍的波田支队为先锋,日军集第6、第9、第27、第101、第106师团紧随其后,逆长江而上,直扑武汉门户——马当、湖口、九江!日军战舰的炮口、登陆艇的引擎,撕裂了长江的波涛。

北路,以华北方面军精锐,日军集第10、第13、第16师团等部,自合肥、六安方向悍然南下,意图翻越大别山天险,突破信阳、武胜关,从北面直插武汉心脏!

日军的铁蹄已踏进了豫鄂边界的山峦。

中路日军则沿大别山北麓与长江之间狭窄走廊,协同南北两路,挤压、切割,誓要将华夏军队主力歼灭于大别山麓与长江之间。

日军的目标非常清晰,就是夺取武汉,摧毁国民政府的抗战中枢,力求歼灭华夏军队最后的野战主力,彻底折断华夏民族不屈的脊梁。

长江,不再是天堑,而成为日寇进军的通途;大别山,不再是屏障,而化作血肉横飞的战场。广袤的江汉平原,即将被钢铁履带和焦土覆盖。

整个华夏在燃烧,在怒吼,在集结,百万国府军将士,正以血肉之躯构筑起层层防线,誓要将武汉化为日寇的坟墓。

大战,已在每一寸焦灼的土地上……轰然爆发!1938年夏,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雄城,已成为决定华夏民族存亡的……终极熔炉!

————————————

1938年7月28日,九江失守后两日,鄱阳湖西岸某隐蔽村落,荣誉第六师师部。

作战室内烟雾缭绕,巨大的鄱阳湖西岸地图铺满了桌面,星子、姑塘、隘口镇等地名被红蓝铅笔重重圈画。窗外,夏夜的虫鸣被远处隐隐传来的枪炮声覆盖,空气中的燥热感愈加凝重。

顾家生眉头紧锁,手指重重敲在刚收到的电报上。

“他妈的,九江丢了,小鬼子106师团就像条疯狗,顺着南浔路就扑下来了!德安那边压力很大,校长急电,让我们务必坚守住鄱阳湖西岸,以迟滞日军南下的脚步,给薛长官的布防争取时间!”

他抬起头,目光投向站在地图前,身形挺拔的副师长郭翼云。

“翼云兄,鄱阳湖西岸,湖汊纵横,地形破碎,大兵团施展不开。我们师两万多号人,是砸进去硬顶,还是……”

郭翼云没有立刻回答。他仿佛老僧入定一般,深邃的目光紧紧的在地图上鄱阳湖西岸那犬牙交错的水网地带。半晌后,他终于拿起红蓝铅笔,手腕稳定而有力,在地图上快速勾勒。

“师座,硬顶的话无疑正中日军下怀!”

郭翼云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冷静。

“日军106师团沿铁路线南下,来势汹汹,意在德安,欲要打通南浔线。我们若在开阔地带摆开阵势跟106师团“硬刚”,让其发挥优势火力、和制空权优势。顷刻间就能让我们付出惨重代价,且正中其寻求决战之意图!”

他的笔尖接连点在星子、姑塘几个点上。

“日军真正的命门,在这里,鄱阳湖西岸的湖汊、港湾,这是其水路补给线的关键节点。如今九江已失,日军的后续兵员、辎重、弹药,尤其是重装备,必然大量依赖小型汽艇通过这片水网进行转运和登陆支援。这是他们维持进攻锋锐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日军最脆弱的软肋!”

顾家生眼中精光一闪。

“翼云兄,你的意思是……”

“使用游击战,打蛇打七寸!”

郭翼云斩钉截铁,铅笔在星子、姑塘外围的湖汊区域画了几个醒目的红圈。

“我们不以师主力与敌正面硬拼,而是利用这湖汊密布、芦苇丛生的绝佳地形,化整为零,打一场规模不大、但刀刀见血的‘水网游击战’!”

他语速加快,思路如泉涌,展现出其顶级战略参谋的缜密。

“我们的核心目的“不是跟他们拼人头,不是去争夺那一寸寸的滩头。”

他猛地收回手,握成拳头,在空中狠狠一顿。

“我们的目的就两个字——‘迟滞’!”

他的拳头松开,食指凌厉地指向地图上代表日军补给航线的蓝色线条。

“师座,你看。这里!就是日军的命脉所在,我们炸沉他们的汽艇,让他们的弹药、粮食全都喂王八去!”

他的手指又狠狠戳向几个标注的登陆点。

“毁!彻底毁掉日军临时搭建的狗屁码头,让他们想上岸都找不到地方下脚!”

最新小说: 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 抱歉,我也是皇帝! 抗战之血肉熔炉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造反 真千金她又争又抢 青剑宗修行纪事 反派之女 我有特殊的升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