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咋攒的,赵妈一个月三十块钱雷打不断,三年就有一千多。
加上当初从家带的,大哥时不时的给的,每年她还能从山上弄不少山货进城卖,多的没有,一年卖上一二百块钱轻轻松松。
还有周放给的三百,加一起就有一千八百多块钱。
除此外,李红伟这几年没少和家里写信要钱,要回来就给她,加一起她手里这会儿有四千多块。
只是这点儿钱怕是不够在京城买房的。
“没事没事,我们可以买小一点的房子,只要挨在一起的就行。
我先去京城找房子,等找好了给你们打电话。”
别人都有家可回,孙秋玉没有。
当初因为王冬梅的话,原主的爹给她写了十七封信,从一开始的要钱,到后来的破口大骂,见女儿一封信不回,铁了心不再搭理家人,这才歇了从她手里抠钱的心思。
反正她也无事可做,就把找房的活计接了过来。
于是,三人一起离开了朱家峪生产大队,只不过,两个回了A省,一个去了京城。
李红伟和须宁都是A省人,不过,须宁家在A省省会,而李红伟的家在A省明市,离的还是稍远一些的。
不过这次是去赵家提亲,他直接带上礼物去了赵家。
知道女儿今天回来,赵爸赵妈都请了假。
须宁终于看到这个世界的父母。
不怪原主长的好,父母虽然老了但依然能看得出年轻时的风采,只是赵爸有些寡言,而赵妈一看就是八面玲珑的那种,说话爽朗大气,气质超好。
“爸妈,我们回来了。”
李红伟也跟着喊人,“叔叔阿姨好。”
“好好好,快进屋坐,冻坏了吧,老赵,去沏糖水鸡蛋让俩孩子喝一口暖和暖和。”
赵爸听话去了厨房,冲糖水鸡蛋很简单的,放了糖和鸡蛋用热水一冲,边冲边搅拌,又热乎又有营养味道又好。
须宁端起糖水蛋喝了两口身子果然一下子就暖了起来。
“臭丫头你是真狠心哪,下乡三年竟然一次都没回来过。”
赵妈抹了把眼泪,三年不见,闺女好像变了个样子,而且,孩子的婚期都定了,她又考上了大学,总共也在她身边待不了几天了。
“知青回乡是有限制的,不是我不想回,而是不能。”其实主要还是怕自己的变化被家人察觉出来。
隔了三年再回来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须宁学着原主的样子搂着赵妈的胳膊撒娇:“妈~我想吃你做的炖鱼了,想吃你做的元宵。”
赵妈噗哧一下又笑了出来,“还是那个馋猫,等着,中午是不行了,晚上给你做元宵,鱼是现成的,中午就能炖,我这就弄菜去。”
赵妈去了厨房,赵爸拉着新女婿说话,还把象棋摆上了。
这棋下的,李红伟连连抹汗,对于象棋,他的水平只处于熟悉规则的程度,知道马走斜日象飞田,卒子过河不回头,真不是赵爸这个下了近三十年棋的人的对手。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赵爸也是个臭棋篓子,两人半斤八两,反倒下出了旗鼓相当的意思。
“红伟啊,我这个闺女自小被我们一家人宠到大的,嘴叼,还爱享受,你们俩结了婚,可得多让着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