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蛋三姐妹做事很有条理,最关键的是有蛋跟求蛋决不会拖姐姐后腿,但凡是抱蛋交代的,她俩绝对死死记住,所以直到开春,村里甚至都没人知道她们家过年也吃了有肉的饺子。
开春后冰雪化开,村子里渐渐又热闹起来,菊花终于找到了个机会进山。
她旁敲侧击的问过不少人,最终确定那名叫“清心庵”的尼姑庵,应该是在半山腰处。
山里有条已被杂草覆盖的小路,应当是以前尼姑庵的人踩成的,因多年未用,又渐渐草木旺盛。
菊花怕遇见狼群或是大虫,还特意带了把柴刀,她也不想自寻死路,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她听见“毛蛋”跟系统的对话了,“毛蛋”似乎有个“前世”,菊花不知道他是从出生起便有记忆还是别的什么,总之这个人正虎视眈眈想要她的智商,这玩意儿菊花就是自己不用,也不给旁人!
邻村有个给人驱邪的神婆,据说很准,菊花悄悄去问时才知道,这位神婆被什么大人物给接走了,听人说,走的时候坐的还是轿子呢!
要不是确实没辙,菊花也不想以身犯险。
她还记得那年跟失踪的三姐一起进深山的经历,此番走来,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走着走着,越往前走,那条小路越是清晰,上头生长的野草渐少,地上似乎还落有一些蹄印……蹄印?
菊花停下脚步,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往前走。
她问的人都说尼姑庵里的人全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有尼姑下山,大家都知道山里有狼有虎还有熊,以前于家村有人不信邪,想进山打猎,然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前年的确有狼群下山吃人,随便找个人问,对方都能说的活灵活现,可是……
如果这只是蹄印,菊花兴许不会奇怪,关键是紧随其后的两条车辙。
许是因冰雪刚化,地面还未变得坚硬,车辙留下了很深的两道痕迹,看得出来车上装的东西很重,而且还不止一辆。
只有最开始那一段路看起来像是许久没有人走过,这里这一段,不管怎么看,恐怕都曾有人,且是许多人来过!
菊花踮起脚尖向远处眺望,隐约能在一片冒出绿芽的苍翠间看见一座破败不堪的寺庙,她莫名生出些许退意,但已经走到这里,如果原路返回,那她今天来的意思是什么?
再说了……
菊花回头望了眼来时路,被拨开的杂草灌木已重新将道路封闭,只余下这段被人还有车踏足过的地方。
她深吸一口气,打定主意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半时辰,菊花总算是到了尼姑庵门口。
于熙庭为了刷好感度,曾主动教菊花认字,清心庵三个字,菊花还是认识的。
大门上遍布裂痕与蜘蛛网,木质庙门破了两个大洞,从洞往里看,只觉得里头荒凉不已,杂草生得足有一人高,完全不像是有人住过的样子。
看起来,村里人说的是对的,就算曾经有尼姑住在这里,现在也绝对没有了。
说不上来心里是松了口气,还是又重新吊了起来,菊花咽了下口水,准备按照原路返回。
幸运的是,这一路上她都没遇到什么野兽,也没碰着人,安安全全出了山,回到了日常打猪草捡菌子的地方——因为于老混家吃菌子中毒死了,附近几个村的人都不大敢再胡乱捡菌子回家,这倒是便宜了菊花,她把认识的那些能吃的菌子全给采了。
眼见菊花下山,始终跟随在她身后的人才转身回去复命。
但凡菊花敢推开庙门,敢靠近正殿,她就会发现,虽然外表破败荒废,但正殿内却纤尘不染,干净的像是每天都在有人打扫。
菊花无功而返,只带回半背篓的菌子,她今天出去比较久,到家时,于熙庭也从学堂回来了。
因为他年纪小,于老蔫不放心他自个儿上下学,便让三个儿子轮流接送,今儿正好轮到于老二。
只见于老二满脸喜色,似是有什么好消息要昭告天下,等全家人凑齐了,他骄傲地挺起胸膛宣布:“今天我送毛蛋……咳咳,是庭哥儿,我送庭哥儿去念书,教他的先生说庭哥儿特别聪明,读书写字都比旁人快,还说让我回家跟你们讲,无论如何,一定要供庭哥儿念下去,咱们庭哥儿是有大出息的人!”
这话一说,全家沸腾,尤其是于老蔫,激动地险些落泪。他拉着于熙庭的手不停地夸:“好啊,好啊,咱们老于家也要出个读书人了,说不定以后能考个秀才,这样咱家就不用每年都去服劳役……”
于熙庭志向远大:“爷,我不仅要考秀才,还要考举人,中进士,当状元!”
于老蔫不懂什么是举人跟进士,也不懂他们怎么厉害,他所见过最能耐的读书人便是秀才,因此他便认定秀才是顶顶好的,但状元谁不知道呢?村里有时会来搭台的戏班子,状元那都是要当驸马的!
虽然于熙庭现在还没读出什么来,但老于家已经认定他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第342章 第十四朵雪花(十六)
菊花很羡慕, 羡慕的眼睛都要发红。诚然她也从爷奶爹娘那里得到过“爱”,但像对于熙庭这般浓烈的,她从来没有感受过。
丁芬芳很疼她跟梅花的, 有好吃的自己省着那一口不吃也会留给她们姐妹来, 她爹于老三每回去镇子上, 总是想方设法给她跟梅花买点零嘴或是头花,有时还会悄悄给她塞上几文钱。
奶奶刘春花的小灶, 菊花也曾蹭过,爷爷于老蔫话少,却会给她编好看又结实的小篮子……正是这些“爱”牵绊住了菊花, 让她舍不得走, 狠不下心不去回报。
娘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她能嫁个家境殷实的人家,日后不必下地刨活儿,再能生个大胖小子。
爹就不用说了, 爹对她最好的方式,是努力找活做,多攒些钱, 以后好给她跟妹妹添妆。
奶也是,她教菊花怎么把衣服缝补的整齐, 教菊花饭菜怎么做才能又节省又好吃,因为她怕孙女嫁了人不会这些,到婆家去会受欺负。
菊花以前是满足的, 尤其是在跟抱蛋姐妹几个对比之后, 她家长辈虽不如隔壁于老抠家疼女娃胜过男娃, 可也做得很好了哇, 比不上她家的一抓一大把呢,知足才能常乐。
但千不该万不该, 还有个于熙庭做对比!
奶从没教过于熙庭做饭补衣服,甚至于熙庭心疼家里女性长辈,主动要进灶房忙时,全家老小都不答应,哪有男人进灶房的!
二婶不会盼着于熙庭嫁个家境殷实的人家,二叔也不会给于熙庭攒嫁妆钱。
他们希望于熙庭念书识字,考中秀才更改门庭,他们将整个于家的未来都系在于熙庭身上。
好羡慕好羡慕,为什么被期盼的人不是自己呢?
菊花想不明白啊,听于熙庭跟系统888的对话,自己的智商非但没有不如于熙庭,甚至比于熙庭还高,这岂不是说明,如果她也去念书,能比于熙庭念得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