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王哲吵吵闹闹的组织下,找家熟悉的馆子,吃吃喝喝,分享近况。
王哲还是会拿陈敬和张晓敏打趣。
“你俩这算不算内部消化?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陈敬就会笑着给他一拳,张晓敏则大大方方地搂住陈敬的胳膊。
“羡慕啊?羡慕自己也找一个去!”
看着许薇和林砚在上海闯荡得风生水起,张晓敏偶尔也会流露出羡慕,但更多的是替好友高兴。
陈敬能察觉到她细微的情绪,会私下里说:“咱们有咱们的活法,在星城也挺好。你看,许薇他们回来还得住酒店,咱们可是有家的人。”语气里带着小小的骄傲。
是的,他们在星城扎下了根。
这个他们从小长大的城市,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共同的记忆,如今更见证了他们的奋斗与成长。
(四)家的味道
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有了固定的节奏和烟火气。
陈敬因为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尤其是做饭。
他厨艺不错,且乐于钻研。
张晓敏则负责……点餐和品尝。
“陈敬,我想吃水煮鱼了!”
“周末给你做。”
周末的菜市场,常常能看到他俩的身影。
陈敬认真地挑选活鱼、蔬菜,张晓敏则跟在他后面,时不时被旁边的水果摊或小吃摊吸引过去。
“陈敬,你看这个草莓好红!”
“买。”
“陈敬,我想吃糖炒栗子!”
“买。”
然后回家,陈敬系上围裙在厨房忙碌,张晓敏有时会凑过去“帮忙”,更多时候是窝在沙发里处理工作,闻着厨房飘来的香味,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熨帖了。
吃饭时,他们会聊聊一天的见闻,吐槽一下遇到的奇葩事,或者一起看看下饭剧。
饭后,常常是猜拳决定谁洗碗。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陈敬一边抱怨着“又是我”,一边自觉地收拾碗筷。
日子过得平淡,甚至有些琐碎,却充满了扎实的温暖。
他们的爱情,就藏在这些一饭一蔬、朝夕相伴的寻常光阴里。
(五)未来的约定
工作一年后的某个普通周末,两人去看了一场电影。
散场后,沿着星城熟悉的街道散步回家。
晚风温柔,月色皎洁。
路过一家房产中介,橱窗里贴着各式房源信息。
张晓敏随意瞥了一眼,感叹道:“啧,星城的房价也越来越吓人了。”
陈敬也停下来看了看,忽然说:“咱们攒点钱,明年,或者后年,也在这附近买一套吧?小一点的也行,好歹是自己的窝。”
张晓敏愣了一下,转头看他。
陈敬的表情很认真,不像在开玩笑。
“首付差得远呢。”她说。
“我算过了。”陈敬显然早有准备:“我带的队今年要是能打进省决赛,有笔奖金。你那个项目不是也快成了吗?年底奖金应该也不少,咱们再节省点,爸妈那边要是能支援一点点……应该差不多。”
他絮絮地说着规划,眼睛里闪着光,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憧憬。
张晓敏看着他,忽然就笑了。
她伸出手,重新握住他的手,就像毕业典礼那晚一样。
“行啊!”她说:“那咱们就努力攒钱,为了我们自己的家。”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昂贵的礼物。
就在星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在房产中介的橱窗前,他们许下了关于未来的约定。
这个约定很实际,甚至带着点压力,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心动。
因为他们正在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共同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平凡却稳固的幸福。
星光之下,烟火人间。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够传奇,却足够真实温暖。
如同星城本身,没有那么多的国际范儿。
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温度,足以安放一对平凡爱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