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哭得皱巴巴的孩子,突起恻隐之心,却又很快将这恻隐之心按下。
他至今仍记得师父同他说过的一个故事,说是先朝有一位罪臣被株连九族,他全家尽数被杀,只剩下了一个不到三岁的幼童,那日执行命令的将军见这孩子年幼,实在不忍心,遂偷偷将他放了。
到最后,这幼童便成了颠覆这先王朝之人,这人就是他们大衡的开国皇帝褚寰。
这个故事,成了广闻司每一个人都耳熟能详之事。
为防此类事再次发生,无论如何,要斩草除根。
这孩子,即便尚在襁褓,也绝留不得。
一位又一位与升云案有牵扯之人被抓了出来,到最后,只剩下了许国舅和金太傅。
许国舅由张继带人去抓,而太子太傅,便交给了孟祈。
孟祈金府时,金盛已经脱下官服官帽,跪于府内天井之下。
北风呼号的冬天,已年过六旬的他跪在冰冷的地上,白发也不再遮掩,一根根跑了出来。
见到孟祈,他释然一笑:“我输了。”
孟祈对他生不出一点儿可怜来,当年的金科状元,以一篇策国论名动天下。
文中尽是大衡之社稷民生鞭辟入里的分析与深刻的建议,从这篇文章里,人们仿佛可以洞见,未来又会有一位为民生社稷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的良臣。
可这么多年过去,当年那位十八岁便入金殿的少年已然忘了初心,他忘了,十八岁的他,也曾想要让大衡变得更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孟祈听见金家的人在后面哭嚎,她们都知道,自家老爷马上就会被抓走,很快,就会死在广闻司的刀下。
金盛身体年迈,嘴唇被冻得乌紫,可他仍旧跪在地上不卑不亢,甚至同孟祈提出了要求,“你叫你手下人都下去,我有一事,只同你说。”
孟祈站在他面前,听到这个要求后,脑中纠缠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最终在权衡利弊后,他选择叫孟梁带着人下去。
孟梁上前一步,鲜有的对孟祈的命令产生了质疑。
所有人都撤走,万一金盛做出什么鱼死网破之事……
见孟梁迟迟未动,孟祈看他一眼。对方便不再僵持,领着人退出了这院中。
金盛见状,松了一口气般的笑了。
他对着孟祈说:“孟祈,你过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他像唤小辈一般朝他挥挥手,叫他过来。
孟祈不着痕迹摸了摸藏在腰间的短匕,看了金盛一眼,突然想起了自己很多年前第一次见金盛,那时他才十岁,金盛还没有如今那么苍老。
他笑着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从怀里掏出了一颗糖递给孟祈。
孟祈蹲到他面前,侧耳过去,金盛有仅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再赠你一颗糖,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前世死了一回,孟祈对许多事已经能做到心如止水,不喜不悲。
可这个秘密却颠覆了孟祈心中的认知,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瞳孔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