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大人,谣言是从大人您大婚第二日开始传出来的,最早在庾州和虔州一带,昨日就蔓延到了京都,如今,百官均已知晓,百姓也议论纷纷。”
“今日早朝,就有几位御史提及此事,说您,说……”
谢谦已行至书房,端坐长条案桌后的圈椅上,微微抬手:
“直说无妨。”
封文深呼一口气,道:
“说您亲父尚在,却不认不养,不仅私自议亲成婚,更是在大婚之时,不跪祖宗,不敬生父,乃,乃是不忠不孝之人……”
谢谦眸光厥冷,语气却依旧平静:
“所以呢?”
“他们向陛下力谏,说我朝素以孝治天下,大人您既不守孝道,德行有亏,便不能冠以百官之首,要您,罪己辞官,并按我朝‘不孝罪’论处……”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要父母在,就必须敬养。而“不孝之罪”可大可小,若是被人刻意做文章,恐怕会有牢狱之灾。
谢谦若有所思地向后靠了靠,
“其他人怎么说?”
封文道:
“除了次辅张慎为您说了几句话,其他人均不敢言。”
谢谦点点头,劲长的指节在圈椅的扶手上一下一下敲击着,阖目说道:
“去查一查,庾州言氏有哪些人已入京都,仔细盯着,看看他们跟谁接触。”
第104章
第二日早朝之后, 赵景熠单独在乾宁殿召见谢谦。
君臣见礼后,赵景熠指着面前案桌上一摞厚厚的奏折,拧着眉心说道:
“瞧见没, 全是说这件事的折子。”
谢谦拱手道:
“是微臣的不是, 让陛下费心了。”
赵景熠无奈摆摆手道:
“你的事,朕怎会不清楚,只是在如今这时候, 朕没问过你的意思,不知你作何打算之前, 不好开口为你辩解什么。”
毕竟若是将整件事和盘托出,谢谦的出身确实不太光彩, 他母亲的身份,恐怕更会引起流言蜚语。
“誉之,此事既已闹开,‘不孝之罪’可大可小,你必定要做一个解释,无论你想怎么说,朕都支持你, 若是谁敢在背后议论什么, 朕不会放过他!”
他十分清楚这些不过是太师郑霖发现自己被纪年背刺后的反击, 他身为帝王, 不可能被几个臣子牵着鼻子走,他们越要他处置自己的心腹,他越不可能让他们得逞。
不管谢谦有没有错,赵景熠身为他的主子, 都必须毫无缘由地力保他。
谢谦拱手道:
“谢陛下,微臣想再续几日婚假, 去一趟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