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森严,惩罚极重!
听闻李世民此策违法,将士们迅速冷静了下来,虽然还是热切的看着李世民但却不再踊跃高呼。
而将士们的反应也让李世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将士们心中不满固然已经近乎于沸腾,但大秦的赏罚之道却还在发挥作用、至少还在军中发挥作用。
想要令秦军倒戈,绝非易事!
李世民认真的说:“孤虽为公子,却并无爵位,孤虽为监军,却无领兵之权。”
“孤若执掌一军确是违律之举。”
“然,孤并无意领兵出征,亦无意领此军凭符,只是欲要以作训之法操练将士与蒙将军演武。”
“领兵之权、调兵之符仍在将军手中,孤只是行监军之权而已。”
“此番演武,既可验孤入军中后之所学,亦可验蒙将军操练将士是否尽心尽责,这正是监军之责!”
“孤虽饱读诗书却不通军略,此次演武若是孤侥幸得胜,孤便可由此认为蒙将军有渎职之嫌!”
作为初登基便主持制定《贞观律》的皇帝,李世民知法、懂法也会用法。
在从公子扶苏的记忆中获得了《秦律·军律》的内容后,李世民便敏锐的发现《秦律》中对监军的权责划分太过模糊,且这份模糊并非是无意疏忽所致,而是君权与将权之间的博弈结果。
如今这份模糊和博弈,便成了李世民的武器。
这是监军计划的一部分!
你说这不是?
若是能被你看出来了,那岂不是孤的失职?
莫要忘记,监军监的就是你这个将军!
孤怎么监你,难道还要征得你的同意不成?
李世民这番话直说的蒙恬无言以对。
饶是蒙恬不愿,却也不得不松口道:“我军肩负着抵御匈奴南下的重任,骤然抽调三千将士必会令得防备有缺。”
“本将至多可调八百将士交由长公子操练,若有战事,此八百将士必当立刻归伍、听从本将调遣。”
“沙场无小事,还请长公子见谅。”
需求被砍了一大半,李世民心里却松了口气。
八百人确实少了些,放在动辄数十万人的战国大战场上顶多也就是个斥候部队。
但对于李世民而言,给他八百人,他就敢去敲敲玄武门!
李世民没有争取更多的兵员,只是要求道:“此八百将士需由孤亲自挑选。”
蒙恬颔首道:“长公子大可自便。”
“只是还请长公子依将士之职挑选将士,莫要做出一军八百卒、卒卒皆百将之事。”
“亦请长公子依照《军律》操练将士,按律发禾,依律赏罚。”
“否则,长公子胜之不武,本将也难逃陛下问罪。”
蒙恬猜的出李世民是要借此机会培植党羽,所以先将丑话说在了前头。
什么爵位、什么职位的人每天能吃几斤粟米、几两酱菜,每月能得几钱月禾,身上能穿什么甲胄,马颈能不能系丝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一旦李世民给予将士们出格的恩赏,便是违律之举,蒙恬会立刻上禀嬴政。
而若是李世民不给予将士们出格的恩赏,蒙恬倒是想看看李世民凭什么能将这八百人化作他的党羽。
就凭一张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