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可就不一样了,先去北边的话,就得对上一大堆信教的武林人士。佛家子弟还好说,那些小宗教多是和邪教没什么区别的,教徒也疯得很。
更重要的是,一统了北派后很容易在南派心里打上“新生邪教”的烙印。南派本来就不喜欢给自己加信仰,到时候收复南派会更难困难。
而且统一北派还得镇压佛宗,虽说南派对北边的宗教不感冒,但佛宗本身还是很有威望的。一上来就得罪佛宗,会更加拉低自己在南派乃至整个武林的声望。
统一南派就不一样了。
道家势力完全没有扩张的野心,很乐意和大家和平相处。这样的宗门并不会介意加入南派的“联盟”,父子俩可以做到不引起任何反弹地吸纳他们。
扶苏提笔把大致的势力分布图画下来,最后在北方圈了一个圈。
秦政了然:
“胡人犯边?”
朝廷管不了事,只能任由境内的武林人士作乱。北边的异族一看中原朝廷这么拉跨,难免会生出小心思。
其实很多时候,想要团结某些人,只要拉出一个外来的共同敌人就行了。
扶苏转了转笔:
“阿父你看现在的局面,是不是有些像南北朝?”
北朝几十个大小政权互相倾轧。
北派佛宗看似不争不抢,其实已经快把所有不信教的北方势力发展成自己的信徒了。而其他小宗教则在互相抢夺彼此的地盘和信众,企图做大做强。
南朝宋齐梁陈稳定更迭。
南派没有大首领的更新替换,倒是一直以三清观为首。但是不看国家看世家的话,其实南边的这些宗门就是世家,三清观对标的是琅琊王氏,其他大宗门对标的是陈郡谢氏、陈郡袁氏、河东裴氏等。
南北两边都存在比较大的风格差别,南北朝是汉胡之分,南北派是宗教之分。
秦政看着北方之外的区域:
“然而加入宗教这个变量之后,胡人成了第三方共同的大敌。”
扶苏想了想:
“突厥?”
其实突厥是北朝的一个民族。
这些羌胡的大势力一直在走前辈的老路,比如突厥一开始是柔然的奴隶,结果突厥崛起之后灭了柔然。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都是强大的北方部族被自己的奴隶推翻覆灭。
最有意思的是女真统治下的蒙古部落崛起推翻了女真统治,后来蒙古部下自称女真后代的后金又反过来逆袭了蒙古。
突厥的情况当然和当前位面的境外北胡不一样,北胡没给宗教当过打铁奴隶。但目前看来,北胡很有可能崛起,像突厥威胁南北一样威胁如今的王朝。
北派的那堆宗门会不会在国家危难之际站出来不好说,南派是肯定会的。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
扶苏率先说道:
“北胡南下也是先打宗门,说不定我们可以捡漏。”
那群邪教留着也是祸害,要是能和北胡两败俱伤最好。父子俩都不太喜欢这些武林势力,不过非要比的话,还是北派的宗门更讨厌一些。
南派在朝廷看来只是单纯的不服管教,北派就是过于嚣张了。百姓都去信你的邪教了,谁还听朝廷命令?
普通宗门顶多在百姓里吸纳习武的好苗子,多培养一些不遵守律法的侠客。教派为了传教却连普通人也不放过,任何有脑子的统治者都不可能放任这种情况蔓延。
然而打起来后必然会有很多百姓受到波及流离失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北胡往南打,根本原因是朝廷没用。不解决这件事,那就无解。
秦政说道:
“遇到战乱百姓会逃难,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接收流民。”
要是北边的百姓都逃来南边了,那最好不过。留下宗门跟他们打,大家还能放开手脚。
然而无论是逃荒之前会死多少人,还是逃荒的时候会死多少人,都不是个小数目。
扶苏微微蹙眉:
“那群宗门最好别跟着一起逃。”
秦政淡淡地说:
“不会,他们要是跑了,就没了立足的根基。”
百姓可以舍下田产基业跑路,他们可舍不得。好不容易抢来的地盘,跑去南边难道南派武林会接纳他们吗?
北胡的军队说到底也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武林高手对普通人存在天然的蔑视。他们会觉得普通士兵实力也就那样,根本打不过自家,不屑于逃跑。
扶苏暂且将这件事放下:
“那就先统一了南派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