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姬巧笑嫣然道:“气质和长相都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鼻子、嘴巴,还有流畅的下颌线。琨儿小时候做错事,没少撒娇耍赖,让我下不去手揍他。不过兄长确实凤仪绝佳,颇有雅量,琨儿只在先生面前乖巧,私下里却是个闲不住的人形猢狲。”
张良想对赵琨笑一笑表示没关系,结果听了萱姬的话,眼中瞬间氲出一点泪光,他偷瞄了一眼画像,父亲竟然长这样的吗?是跟表兄有些像。张良掩饰一般岔开话题,好奇地追问:“表兄怎么闲不住了?”
萱姬摆手:“他呀,学室放授衣假,他四处野着疯玩,发现镐池乡有好大一片周王室留下的宫殿废墟,遍地瓦砾碎石生荒草。他就让人编织大箩筐,邀请百姓朝筐子中投掷瓦砾、碎石、朽木等各种废品,投中的有奖,投不中的,投满三十次也奖励一块饴糖。十里八乡的人听到消息,纷纷参与投掷游戏,不到两个月,就清理出大部分场地。琨儿派人挑拣完整的古瓦等建筑材料、以及文物,保留了很小的一片废墟,在残垣断壁的旁边复原出一批镐京的古建筑,包括社稷坛、公侯府邸、兵事殿、青羊池,以及周公修建的太微宮(南宫)等等。向游客展览古代贵族的衣食住行、戎猎祭祀,还让门客站在废墟中的一口古人斗蛐蛐用的大铜缸前,给学室中的学生讲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请这些大秦未来的官吏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张良还听赵琨讲过另一个版本的周室东迁,虽然并非正史,但编得很有意思。
话说周宣王亲征姜戎,战败,损失惨重。他计划前往太原(不是后世的太原)清查人口户籍,征调士兵,再与姜戎一战。朝中的重臣都反对,但周宣王孤注一掷,还是去了。在回宫的路上,周宣王听见一首童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
“檿弧”指的是用山桑木制作的弓,“箕箙”指用箕草编织的箭袋。
周宣王嗅到了危机,跟心腹重臣讨论这首童谣,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传说中玄之又玄的神秘谶言,“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几亡周国。”预兆着阴盛阳衰,女子干政,周王室内部将会出现弓矢之变(兵变)。
于是周宣王下令,严禁售卖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与姜戎休战,销毁所有桑木弓和箕草箭袋。
然而有一对小夫妻,可能是居住在偏远的乡间,还不知道周宣王的命令,女子背着箕草箭袋,她的丈夫背着桑木弓,准备进城售卖。在城门口就被管理集市的司市官撞见,大喝一声“拿下”。女子被当场抓住,她的丈夫见势不妙,丢下桑木弓就桃之夭夭。
周宣王认为农妇的出现恰好印证了童谣,就下令杀死农妇,收缴了她的弓和箭袋。认为预兆未来的谶言已经被破除。
卖桑木弓的男子打听到妻子被杀,不敢停留,一路逃亡,渡清水河的时候,捡了一个顺水漂流而下的女婴。带着女婴一起辗转漂泊到褒地定居。
若干年后,士大夫褒响因为直言进谏,惹怒了周幽王,被周幽王囚禁,吃了三年牢饭,周幽王也没有要放人的意思。于是褒响的儿子献上美人褒姒,向周幽王赔罪,褒晌这才出狱,官复原职,爵位依旧。
褒姒衬得后宫的姹紫嫣红、三千粉黛黯然失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从来不笑。之后,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了——周幽王让士兵点燃烽火,诸侯误以为是敌军来袭,奔驰千里前来救援,劳师动众,消耗许多钱粮物资,跑得满身尘土臭汗,最终只博得美人一笑。据说这个从来都不笑、一笑便亡国的美人褒姒就是当年清水河中的女婴。周幽王废掉王后申后、放逐太子,立褒姒为王后。